近日网上掀起一场关于港台和内地艺人演技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港台艺人在演技、敬业精神和接地气方面胜过内地艺人。尽管此观点意在赞誉,并无贬低之意,但仍旧引发了一阵争论。不少人不服气,声称有能力匹敌的内地演艺明星不在少数。然而,事实似乎总是残酷地揭示了真相。
一档模仿TVB制作模式的综艺节目近日成为热点,多位演员参与其中,试图展现日常的艺人生活和角色扮演。有一集节目中,资深香港女演员高海宁在旁观新晋演员何洛洛的表演课时,毫不张扬地展现了自己的演技实力。吴镇宇在教导何洛洛未果后,要求高海宁上场示范,高仅凭眼神和气势便成功塑造了角色,让人震撼。
这一幕令人想起,香港的演员通常是经过TVB严格训练的,从小角色起步,逐步成长为主要角色,甚至是领奖台上的明星。高海宁正是这样的代表,她不仅在演技上下足工夫,更将敬业精神渗透进每一分角色之中,最终在艺术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对比之下,内地部分演员似乎更多依赖粉丝数量和舆论造势,有些人所谓的”实力”更是建立在粉丝的口碑之上。高海宁在节目中提到,TVB在选角时很少试戏,这背后反映了制作团队对演员能力的肯定和信任,而这种信任源自于他们长时间对演技的打磨和积累。
除了演技,港台艺人的心态也是无法比拟的。他们在面对压力和竞争时能保持轻松心态,如同高海宁在节目中所展现的那样,她不仅自信而且乐于助人。在帮助其他参与者解析角色时,她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迅速贡献自己的分析力,让他人受益。
不仅如此,港台演员们在对待角色选择时十分坦荡,没有排场之争,乐于挑选最适合剧本的演员出演。高海宁曾经在《三十而已》中扮演气场强大的赵静语,虽然戏份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了其敬业的态度和对艺术精神的坚守。
在内地演艺圈番位之争频繁,有着庞大观众群体的支撑下,表演的精准与反思显得尤为重要。而面对未知的拍摄环境和文化差异,港台艺人更多的是持有学习的态度,有如高海宁所展现的渴望学习新事物的心情。
综观上述,与内地多数靠吹捧和数量取胜的演员相比,港台地区充满竞争的环境造就了一批既有深度又具实力的艺人。或许内地影视圈在提升整体演技水平和态度上,真的有必要向港台地区学习。在艺术道路上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态度,方能在演艺界长久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