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引爆内地影市,掀起新一轮台影狂潮


电影《周处除三害》自上映以来,引燃了整个3月的电影市场,可谓是让后续巨作如《沙丘2》受益的开路先锋。此前,三月档期被视为全年最为冷清的时期,尤其是经历了疫情影响后,电影市场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而《周处除三害》却让人们重新点燃了对电影市场的期待。

到目前为止,《周处除三害》的票房已突破2亿元人民币,且有望冲破5亿元大关。豆瓣网的评分一直保持在8分以上,可以说是近年来台湾电影在内地取得的骄人成绩,甚至超越了先前票房1.11亿的《缉魂》。

不仅票房喜人,这部电影同样使得台湾电影再次出现在内地观众的视野中。过去几年里,台湾电影在内地的形象不是票房差,就是口碑不佳。尽管文化背景接近,台湾影片似乎也难以摆脱固有印象,甚至不如一些香港的低质量电影热卖。值得一提的是,《缉魂》作为一部合拍片,在市场上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而《周处除三害》作为单纯的外片,在票房上取得如此成绩尤为难得。

阿里影业引进并发行的《周处除三害》,推出前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据了解,该片点映期间在多达十个城市展开点映,场次达到27054场,阿里影业更是多管齐下,采取各种方式吸引观众,包括大量票补、免费票、物料及周边等,全力打造良好的观影体验。因而在一众评分平台上获得高评价,豆瓣口碑榜上更是一度占据榜首位置。

影片上映前夕曾发生临时换盘事件,一度引发外界对于电影可能撤档的猜测。不过,最终影院迅速调整排片,周末两日排片率回升至20%左右,首周票房得以稳住。

宣传策略方面,台湾电影并无太多与内地宣发策略的区别,更多的是侧重于题材和目标人群的匹配。譬如刑侦题材的作品,多数在一线城市举办观影团和路演,反映出宣发团队对市场的深刻洞察。

而在版权采购与分账方面,台湾电影是要放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地区的作品进行比较竞争。投入市场的版本往往需要经过国内外复杂的流程,某些作品尤其在项目筹备阶段就已开始寻求合作伙伴。无论买断版权还是分账,都涉及到千丝万缕的商业运作和谈判技巧。

综观《周处除三害》在内地的表现,不仅展现了台湾电影的独特魅力,也给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它也显示了内地观众对多元电影文化的渴望和接受度,正是这种渴望使得两岸电影的交流成为可能,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