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心脏移植患者成功安装最小起搏器,国内首例


26岁的小媛是一名心脏手术的勇士。不仅在17岁的时候在瑞金医院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而且在8年后的今年,又成功植入了所谓的“最小心脏起搏器”。本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此类高端医疗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

小媛的病症始于2014年,她曾出现颜面及双腿浮肿,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接受当地医院检查后,小媛被诊断为多种心律失常,先天的右房、右室扩大伴随三尖瓣反流,左心收缩功能减低,心包积液等。简单来说,小媛的心脏状况十分严峻,严重影响了她的常规学习与生活。作为对症治疗的一部分,小媛在家人的陪伴下,首次来到了瑞金医院接受治疗。

瑞金医院心内科吴立群教授诊断,小媛患有右室心肌病,且累及左室,导致心功能显著降低。当时,小媛的左室收缩功能仅有正常人心功能的一半左右,且正处于急性心功能衰竭状态。决定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后,小媛及家人虽然起初疑虑重重,但最终坚定了决心。小媛说:”人生还没真正开始,我不能就这样放弃。”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小媛成功接受了瑞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赵强教授为她实施的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然而治疗并未就此结束,今年10月,小媛发现自己走路时极度乏力,眼前的一切让她不禁怀疑自己的心脏是否再度出现了问题。这一次,医生建议她不需要再进行心脏更换手术,而是植入一颗心脏起搏器。

对于这种情况,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教授提出了无导线双腔起搏器。这种起搏器可以帮助小媛的心脏更好地工作,减少可能的并发症。10月25日,心内科主任吴立群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功地植入了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并在手术过程中避免接触疤痕组织,整个手术仅用时45分钟。

术后一周,小媛已经开始在家办公,她表示,”虽然目前的生活还充满挑战,但我要竭尽全力去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可以说,这是国内心脏移植后,植入 ” 最小起搏器 ” 的首例成功案例,标志着我国医疗技术在这一领域的新一步突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