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动生态文明 新风尚“喜事树”植根民心


自实施自主题教育以来,广东省的湛江、茂名、韶关等地陆续开展了“有喜事来种树”特色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旨在推广移风易俗、喜事新办,倡导绿色环保,构建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在湛江市,一条连接乾塘与龙头的新道路—“乾塘至龙头道路工程(一期)”在12月18日正式通车的喜庆日子里,当地村民们和乡贤一起种下了许多“喜事树”。村民陈树秀满怀喜悦地说:“这条道路的通车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许多,我们通过种植树木来庆祝这一天,寄望未来日子更加繁荣。”

在全市范围内,湛江的各县(区)积极响应倡议,党员干部带头,在不同位置种植象征幸福与希望的“幸福树”。霞山区和经开区等地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鼓励集体、家庭或个人在喜庆之际参与到“添绿贺喜”的活动中来。雷州市则是依托各类模范典范的力量,采取种植“文明树”“榜样树”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市参与植树的人次高达7834次,种植“喜事树”超过7955棵,覆盖面积达到了211.1亩。

同样在茂名,一份特殊的幸福在此传递。黄先生在高州市镇江镇喜获双胞胎孙子,全家人齐聚一堂,一同前往植树点种下了十棵宫粉紫荆,既为家庭带来祝福,也为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高州植物园的“有喜事来种树”义务植树基地,开放后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在每一棵树旁悬挂的认养牌上,都写着“种下一株绿,幸福你我他”的美好祝愿。在这样的活动鼓舞下,2023年全市的参与人数达到361.63万人次,种植苗木超过1206.2万株。

韶关的绿化行动同样引人注目,市民们、返乡青年、学生以及企业家纷纷参与,共同为打造“绿美韶关”付出努力。通过认种、认养、认捐等形式,韶关市民种植了各种主题林,体现出全民植绿爱绿的意识。韶关市还规划了为期三年的“千树进村绿美家乡”计划,意在提高全市1200多个行政村的绿化水平。

综上所述,广东省的这一系列植树活动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更是推动了文明新风尚的形成。未来,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化和推广,这股“喜事树”植树活动的绿色浪潮将继续扩大,将生态与文明的理念植入更多人的心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