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深探共赢架构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


在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期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接受了媒体采访,开展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阐释。郑永年提出,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显著特点,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和展望。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是一个人口庞大的社会。这意味着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层面,中国都需要以超常规的方法来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挑战。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普及、医疗保健等方面格外需要高效且富有创新的政策支持。

其次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城市和沿海地区,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的百姓,也能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成果。对中国而言,缩小地域和社会差异,确保公平分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任务。

第三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质。中国重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公民道德的提升,致力于形成一个全面的、健康的社会发展模式。

第四,中国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而今这一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为对生态环境的珍重和保护,力求达到绿色发展。

最后,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的又一大指引原则。中国强调通过对话和合作而非冲突和侵略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为解决跨国和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郑永年强调,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事关中国,也影响全球。实现四亿人口的现代化,将极大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中国在扶贫、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成就亦可为世界提供重要经验。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另一个视角是中国与世界的交融。中国不是孤立发展,而是在与全球紧密互动中持续成长,因此在开放的态势下推进现代化是必然选择。

总结而言,郑永年认为要从一个动态发展的视角去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意义。他把这一现象归结为“改变”,也即是不断适应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不断调整策略的过程。中国通过自身的变革影响世界,同时也接纳世界的反馈进而再次变革。

他提到,为实现现代化的抓手,提出了包括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在内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体现出中国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从总体来看,郑永年的分析为外界提供了一个立体、全面的窗口,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对世界的影响,尤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一理解显得尤为关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