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创新纪录,全国气温骤升


据1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报告,在这个秋季,即2023年9月至11月,我国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温暖的秋天。全国平均气温高达11.3 ℃,比往年同期偏高出1.1 ℃,刷新了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各地温度普遍偏高,新疆北部和东部地区尤其突出,气温高于常年2到4℃。

异常温暖的秋季天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贵州、辽宁、四川、天津、新疆、云南和浙江等地气温均创下了1961年以来同期的最高纪录。而甘肃、河南、山东地区也纪录了历史次高的气温。在极端高温的影响下,敦煌和瓜州等多达66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打破了当地秋季的历史极值记录。

秋季不仅温度上升,降水量也略多于往年,全国秋季的平均降水量为126.8毫米,较往年同期上升了5.3%。然而,降水的分布并不均匀,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南地区的部分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和新疆西部以及西藏西部和南部等地区,降水量相较常年呈现2至8成的减少趋势,个别地方甚至减少了超过8成。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如华中地区中北部及陕西东南部、重庆东北部、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北部等地的降水量却偏多5成至2倍。特别是广东,其降水量甚至创下了历史同期最多的记录,青海紧随其后。记录显示,全国共有56个国家气象站的日降水量打破了当地的秋季历史极值,其中福建福州和广东番禺在9月的强降雨事件中日降水量突破了历史记录。

此外,这个秋季共计有10次冷空气过程,其中6次发生在11月,频次略高于往年。与此同时,有两次冷空气过程达到了寒潮级别。在11月初的一周内,全国大多数地区都经历了剧烈的气温下降,部分地区气温下降超过16℃。冷空气和寒潮不仅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困扰,也对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城市运行等造成了显著影响。

今年秋季的极端天气给我国各地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无论是极端高温事件还是降水量的不均匀分布都对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了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加剧,如何应对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以及减轻其对社会的影响,将成为未来政策制定和社会适应的一个关键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