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游戏行业巨头遭受打击,腾讯、网易等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网易股价跌幅高达24.60%,市值蒸发达1300亿港元左右;腾讯股价也跌了12.35%。同时,祖龙娱乐、中手游、掌趣科技、吉比特、三七互娱和网龙等多家知名游戏企业股价均下跌逾10%。受此影响,多个游戏相关ETF也纷纷暴跌,如游戏ETF(159869)、游戏动漫ETF(516770)和游戏ETF(516010)均下滑超过10%。
这一市场震动的背后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同日中午公布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草案包含了64条详尽的规定,致力于遏制游戏过度使用和高额消费的问题,这包括游戏企业不能设置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消费的奖励机制。此外,游戏公司不得通过炒作、拍卖等手段提供或纵容虚拟道具的高价交易,并且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设定用户充值上限,并在服务规则中明确公示。对于用户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应通过弹窗等形式予以警示提醒。
分析人士指出,《办法》中第十八条对游戏行业的冲击尤为显著,其限制了游戏中的高额消费和虚拟道具的拍卖行为。王佩,速途网游戏事业部总经理指出,这会直接影响游戏行业的顶级付费用户的消费行为,预计将对游戏企业的收入构成直接压力。同时,对虚拟物品交易的限制将降低游戏物品的流动性,可能进而缩短游戏的生命周期。
对于游戏行业而言,第十八条中的约束也意味着游戏运营的一些常规手段将受限。张书乐,游戏产业分析师认为,尽管限制高额消费对游戏企业短期内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头部企业,如腾讯和网易,但这种影响将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型游戏可能通过调整道具售价等措施吸引更多非付费用户成为付费用户,从而形成长尾效应。实际上,网易早在政策发布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价格战策略。
不仅如此,游戏版号审批流程也将迎来更为规范的制度建设。这表示,当局在管理游戏行业的槽点的同时,也在培育一个多样化的游戏发展环境,可能将引导行业告别以往重运营轻研发的模式,促使企业更重视游戏的创意和技术研发,转入一个全新的竞争赛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