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产行业寒冬之中,碧桂园的一则自愿公告成为了热点话题。这份公告揭示了其高管团队在经历了一系列自救行动后的最新薪酬政策:公司执行董事杨惠妍、莫斌、杨子莹以及非执行董事陈翀均提出降低薪酬请求,使得他们的年薪水平统一降至12万元,也就是月薪1万元。
在楼市下行压力和公司流动性挑战面前,这种高管层纷纷压缩薪资的举措,显得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杨惠妍,作为公司的掌门人和中国曾经的女首富,个人财富一度随着碧桂园的高速发展而飙升,却也伴随着行业调整而遭遇巨额缩水。据相关报道显示,碧桂园进入2023年后经营陷入困境,杨惠妍的身家缩水达270亿元,从中国女首富的位置跌落。
自从杨国强在2023年3月宣布退休,杨惠妍接任碧桂园董事会主席之后,便承担起了带领公司渡过难关的重任。继承父亲的位置,并非意味着从容舒适,反而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新开始。仅仅五个月之后,因为支付债券利息的问题,曾经的“宇宙第一房企”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
在面对危机时,杨惠妍展现出了坚定的领导力。从组织结构调整,到全力保障交房,再到这次的高管降薪,碧桂园近期的自救行动可谓步步紧逼。除了薪酬调整外,碧桂园还制定了一系列降低开支的举措,比如取消所有高管配车、优化行政开支、严格控制非必要支出,2023年行政费用相比2021年已经大幅降低了近60%。
碧桂园的自救行动还包括积极处置集团资产,既包括内部公开竞拍,也包括对外工抵化债等方式,提升公司资金的流动性。所有这些努力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目标:保交付。截至2023年11月底,碧桂园已经完成了50万套房屋的交付,累计交付面积约6043万平方米。
杨惠妍本人亦表态,家族将不惜一切支持公司,甚至宣言“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而这次高层的降薪也被外界解读为杨氏家族自我挑战、求真务实的姿态。
时至今日,杨惠妍面临的不仅仅是身家的大幅缩水,更重要的是如何带领碧桂园穿越行业低谷、恢复稳健经营的道路。市场人士普遍关注,伴随着内部的压缩和改革,在摸索中前行的碧桂园,能否再次稳定脚步,重新树立行业标杆,还需时间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