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子气锤”技术—癌症细胞的剋星


快科技于12月27日消息披露,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取得新的科研成果,他们发现并开发了一种名为“分子气锤”的新技术,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该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化学》上发表。

“分子气锤”这项革命性技术主要利用了一种特殊的氨基花青分子。科学家通过近红外光激发这种分子产生同步震动,震动的力量足以精确地连接到癌细胞膜上并撕裂其细胞壁,进而直接杀死癌细胞,这项技术的成功率几乎达到了100%。其原理类似于现代建筑使用的手持打孔钻机,但在分子层面上,其速度和效率要高出常规分子机器百万倍。

与诺贝尔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设计的纳米级分子马达相比,这种分子“手提钻”的机械运动更为迅疾,并且可以使用近红外光而非可见光激活。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相比可见光,近红外光能更深入人体内部,最深可达10厘米,并在不造成其他组织损伤的情况下,将治疗作用直接定向于癌细胞。

实验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该技术可以杀死99%的培养着的癌细胞。此外,在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身上的实验更是显示出强大的潜力——能让一半的实验鼠完全免于癌症。因为近红外光的穿透力,这意味着这种治疗手段有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皮肤癌,还可能对深层的肿瘤,如脑瘤或骨癌具有同样的效果。

尽管这一发现充满希望,但科学家也警告说,从实验室研究转变为临床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这涉及到更多层面的考验,例如如何精确控制近红外光的投射,以及如何保证分子“手提钻”在人体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一方法优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后两者通常会伴随着对健康细胞的损害及其他副作用。而“分子气锤”这一生物力学技术,则大大降低了这些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它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癌细胞对这种物理性破坏很难产生抵抗能力,从而这项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应对那些容易对化疗药物产生抵抗性的癌症。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进一步验证“分子气锤”在多种癌症模型中的效果,以及开发能够更精确控制分子机器运动的技术。一旦这些技术挑战被克服,这种先进的癌细胞杀手便有望成为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方法,给全球的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