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官方发布消息,该校校友朱令去世,终年49岁。朱令是92级化学系学生,她的人生轨迹因为1994年和1995年两次铊中毒事件而被永远改变。事件发生初期,因症状诡异被误诊,直到通过国外网络专家的帮助,才确诊为铊中毒,一种生活中罕见且剧毒的化学元素。铊中毒导致的严重后遗症让她的后半生饱受煎熬。
铊,一个在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元素,通常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然而,在一些特定工况条件下,如金属矿石冶炼和矿产燃烧时,铊会以污染物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在历史上,铊因其无色无味、溶于水的特性,曾被用作杀鼠剂,而今在多数国家已被严格限制或禁用。
铊中毒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乏力、刺痛、呕吐,以及头发大量脱落,这些被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小说《白马酒店》中描述得惟妙惟肖。铊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物,治愈过程漫长而艰难,临床上多采用普鲁士蓝、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等方法以降低铊水平,缓解病症。
对普通人来说,接触铊的可能性极小,但特定职业人员在接触高铊环境时应做好防护措施。民众在生活中应提升警惕,避免意外食用含铊物质,并妥善保存家中的化学品。
朱令的不幸遭遇再次提醒我们,生活中虽然不常见,铊中毒的危害依然存在。学术界和警方对于铊中毒的研究和调查持续展开,但由于毒性作用机制复杂,对铊中毒的了解和防范仍需提高。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推进急性铊中毒的规范化诊治,如《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的发布,目的是提高对铊中毒的诊断效率与治疗效果。
朱令的去世使得这起曾轰动一时的校园投毒铊中毒案再次受到公众关注,也让人们对铊这种元素有了新的认识与警惕。同时,社会对于朱令刚强不屈的生命意志致以最深的哀悼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