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至22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部署了明年的工作重点。会议强调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建立与新时期市场供求关系相适应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会议提出联动 “人、房、地、钱” 四大要素的新机制,完善房屋全周期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执行好 “三大工程”,努力缓解新市民、年轻人和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加大力度建设 “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开辟新的竞争赛道。
这已非住建部首次强调 “好房子” 的重要性。9月23日,在武汉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就提出了从构建高品质的住房单元到形成优质城区环境的目标。11月11日,倪虹在新华社的采访中强调,现阶段住房发展已不应再单一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应着重在品质上下工夫,寻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新模式。
所谓 “好房子”,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已非仅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那么简单。人们对居住品质有了更高追求:新房子不仅要能长时间住得舒适,还要安全、环保、智能化,小区规划人性化,物业管理高效到位,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便捷。而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只有转变发展模式,从速度和规模的竞争转向品质和服务的竞争,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过去房地产业的泡沫问题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当前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探索新的增长点,加快转型升级。不过,仅靠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或政策的短期松绑,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通过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才能够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好房子”的内涵包括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智能化和安全性四个方面,而外延则涉及到优质小区、社区乃至城区的创建。不仅新建的房子要符合这些标准,不尽人意的旧房改造提升也成为趋势。如此广阔的市场,对行业从业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与消费者需求同步,不断提升居住品质和服务水平,推动改善型需求释放,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为此,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以创新思维,积极响应政策导向,把握市场脉动,不断推进与时俱进的高品质房地产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