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功夫巨星李小龙从美国返港并与嘉禾电影公司签约,其后推出《唐山大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三部电影,不仅接连创造票房纪录,也在全球掀起功夫片热潮。然而,李小龙的影坛传奇并未止步于此。1973年1月6日,华纳和嘉禾合作开拍《龙争虎斗》,这是影史上首次由华人担任主演的好莱坞电影。然而,意外发生在同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突然去世,距《龙争虎斗》上映仅有6天时间。李小龙的去世震惊了整个香港娱乐圈,当时香港电影尚未完全打开国际市场。虽然邵氏的姜大卫、狄龙、王羽主演的武侠片在海外销量和票房表现不佳,但市场对李小龙电影的需求仍然强烈。
李小龙去世后,市场对“李小龙电影”仍然存在渴求,这种需求催生了一类被称为“李小龙剥削片”的伪李小龙电影。许多70后、80后的观众可能记得何宗道的《李小龙传奇》或吕小龙的《长城大决战》。这些模仿李小龙打斗或讲述李小龙故事的电影数量庞大,却很少被统计。直到今年,一部名为《虚龙争假虎斗》的纪录片上线,揭示了那段尘封的历史,也让何宗道(艺名:黎小龙)、巨龙和吕小龙这些曾经的“李小龙模仿者”重新进入观众视野。
首先,要谈到的是何宗道,他是唯一一个以本名被影迷记住的李小龙模仿者。何宗道自幼习武,早在李小龙生前便参演了一些动作电影。李小龙去世后,他主演了首部李小龙传记电影《一代猛龙》。虽然台湾电影制作水平与香港相比有所差距,但吴思远仍然看中了何宗道,邀请他主演了更为成功的《李小龙传奇》。
来自韩国的巨龙(艺名:文镜锡)是另一名著名的模仿者,虽然身高低于李小龙,但他肌肉发达,打斗风格刚猛。巨龙在韩国起步,后来转战香港,拜访李小龙遗孀学习截拳道,并将这些技法融入自己的动作风格。尽管故事陈旧,但巨龙在电影中的独特创意和鲜明形象,使得他成为70年代中后期港产功夫片的标志性人物。
最后,缅甸华裔吕小龙(艺名:黄健龙)凭借其凶狠的缅甸拳术和严谨的训练,一直在动作片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吕小龙特别注重模仿李小龙的动作和风格,甚至连日常训练也与李小龙相似。他主演的《唐山二兄》和后续的多部动作片,都以其真实的打斗和强劲的节奏赢得观众喜爱,他甚至在80年代后期创立了自己的制作团队,将影片销售到欧洲。
欧美影迷因“脸盲症”,大量未识破的“伪李小龙”电影因此在海外找到市场,而市场的需求也让模仿李小龙成了一种商业模式。罗烈、杨斯等此前和李小龙合作的影星们,在这些电影中扮演了反派或配角,丰富了影片内容。
虽然李小龙真正的电影只有四部半,但那些所谓的“李小龙剥削片”在市场上的传播,让更多观众认识了并接受了李小龙这个传奇人物。《死亡游戏》的推出更是让影迷们正视李小龙的去世,尽管这是以一种带有欺骗性的方式完成的。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随着成龙和洪金宝功夫喜剧片的崛起,这种昔日热门的“李小龙剥削片”逐渐退出了市场。成龙以其独特的搞笑动作风格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而洪金宝则通过华丽的打斗和惊险的情节吸引了大批影迷。这两位新一代功夫片巨星的成功,标志着一个功夫片新时代的到来,而从前的“李小龙剥削片”则成为了影史上一段独特而纷繁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