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HBO推出了一部划时代的悬疑剧《真探》。这部由尼克·皮佐拉托编剧、凯瑞·福永执导、亚当·阿卡抛担任摄影指导的作品,一经播出即吸引了230万美国观众。综合重播、网络版和光碟的观众数据,《真探》创下了HBO历史上新剧最高的收视纪录——每集平均收视人数高达1190万人,甚至超过了《权力的游戏》的第一季。连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询问:“《真探》的DVD什么时候出?”
作为HBO的重量级原创剧,《真探》以细致的布景和光影运用及丰富的视觉语言著称,这使得它远超普通电视剧的水准。特别是第四集《谁去了那儿》的第一段长达5分55秒的长镜头,采用斯坦尼康拍摄的缉凶名场面,使得《真探》在观众和业内人士眼中成为神作。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震撼的长镜头:首先,马修·麦康纳饰演的角色挟持人质,带着假扮成警察的金杰等人闯入毒贩的巢穴。制伏毒贩后,麦康纳在屋里搜索,并在卧室发现一个正在看电视的黑人小孩,把他安置在浴缸里以确保安全。然后,麦康纳回到客厅,阻止心急的金杰,并让被劫持的黑人人质打开保险柜,发现柜中有一个牵了引线的手榴弹。
在此过程中,镜头以麦康纳为中心,左右晃动展示屋内状况:左边是匪徒与毒贩的拉扯,右侧是金杰洗劫保险柜。然而,房外的毒贩同伙意识到不对劲开火,而金杰的同伙因嗑药变得失控,开枪杀死一名毒贩引发了更激烈的交火。情势失控后,麦康纳赶紧察看后门,确认暂时无人后,返身击倒金杰并消灭他的同伙。在杂乱的小院里逃亡,并再次迂回到最初的房间外。他押着金杰围房子兜一圈后,终于赶上同伴前来的车辆,成功脱险。
这段长镜头包含了抢劫、混战、抓捕和逃亡等元素,40位演员、6部车辆、一架直升机、至少3段打斗、5次枪击,总行进距离超过400米,并且翻越栅栏。拍摄过程无剪辑、无特效,且毫无穿帮。
导演凯瑞·福永在看到剧本时即选择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呈现这段剧情。他称这是一场完美的长镜头机会,因为剧情需要同步多人的动作戏,而这正好满足了全景式、一镜到底的要求。摄影指导亚当·阿卡抛回忆,导演坚持用实景拍摄这段戏,提前策划了详细的行动路线图,并让剧组成员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彩排,最终成功拍摄七次即完成了终极拍摄。
这种毫无穿帮的长镜头不仅需要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配合,更依赖于斯坦尼康这一摄影设备。从20世纪70年代,摄影师加勒特·布朗与电影产品公司联合开发斯坦尼康以来,它已成为现代电影拍摄的重要手段。这种摄影机稳定装置由承重背心、减震臂和平衡杆组成,可以避免手持摄影的摇晃,使拍摄画面行云流水。斯坦尼康允许摄影机脱离轨道,极大提高了拍摄的灵活性。
在《真探》中的应用,不仅使观众看不到摄影师的存在,还让拍摄更加流畅。长镜头的使用,使得整部剧在视觉和叙事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使《真探》成为了电视史上的经典之作。
为了让更多有志于从事斯坦尼康摄影的人了解这一技术,我们特别推荐由“中国第一女斯坦尼康摄影师”邓璐开设的《邓璐斯坦尼康训练营》摄影课,让更多人可以深入了解到斯坦尼康的魅力与拍摄技巧。
《真探》的成功,再次证明了高超的摄影技艺和严谨的拍摄态度,能够为剧集带来极高的艺术和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