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与高科技:无法共存的悖论


近期,微信视频上广泛流传了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主演的《教父》1、2部片段,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一个问题是,如果柯里昂家族能存续到今天,是否能成为像谷歌或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除非他们移民到俄罗斯,否则难以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

柯里昂家族的商业活动在《教父》中得以展现,老教父维托主要涉足橄榄油、私酒贩卖等灰色领域,后来扩展到色情业、博彩业、酒店业、娱乐业和房地产业。然而,这些行业与高科技研发有本质区别,也揭示了为何柯里昂家族无法进入高科技行业。

类似柯里昂家族的黑帮组织在权力结构和运作方式上,与高科技行业的运作机制存在根本区别。黑帮的生存依赖于恐怖、血腥和暴力,维持其运作的手段也极为简单粗暴。然而,科技行业的核心是高深的知识和创新驱动,这要求一个相对权力分散、能够容纳质疑和试错的环境。

多年前,驻莫斯科的独立研究员兼记者卡米尔·加里夫曾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俄罗斯造不出来任何东西”。虽然这个问题稍显极端,但在分析俄罗斯工业发展和高科技领域的现状时,确有其道理。现代俄罗斯的工业品在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非常低,主要依赖于能源产品。

例如,俄罗斯的关键工业企业,如Копейский машзавод,其核心设备需要依靠西方进口。即使在军工产品领域,也同样依赖于西方元器件。这背后反映了俄罗斯经济和权力结构的独特模式:生产难度小、利润高的行业由核心圈层控制,利润相对低、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则由技术官僚和次级利益集团分享。

高科技行业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在黑帮这样的简单权力结构下无法实施。黑帮的核心运作逻辑无法适应高科技产业的需求,即权力集中与暴力威慑。而高科技产业需要的是知识人才和创新环境,这恰恰是黑帮所无法容忍的。

另一个例子是波罗的海工业公司,它的一些军工产品仍依赖于西方零部件,并且在试图实现“100%自主化”时,被揭露为虚假操作。这再次印证了,高技术领域需要的是开放和合作,而非封闭和独裁,这也使得黑帮无法控制这些领域。

即使是在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工业发展却因为权力结构而受限。总统圈层控制着最核心、最简单的盈利行业,其他较为复杂的行业则交由技术官僚。由于黑帮无法进行复杂的科技研发和管理,这些行业就不可避免地落后。

放眼全球,除了毒品、色情业、赌博、水产等传统黑帮控制的行业,很少有黑帮能够渗透到芯片、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这是因为高科技行业的运作机制,不容任何独裁和暴力的介入。知识和创新驱动的核心,就是权力分散化。科技行业需要不断的试错和革新,而黑帮组织的独裁和强权不允许这种试错存在。

正如我们在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国家看到的,即使有顶尖人才,由于权力结构和利益纠葛,高科技行业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黑帮的大佬们无法让度权力给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而造成了黑帮与高科技行业的无法共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转型为资本家的柯里昂家族二代教父迈克,尽管很有胸怀,却依然无法驾驭高科技行业。高科技的复杂性,注定了它无法成为黑帮的目标。

这种权力与需求的矛盾,使得黑帮在面对高科技领域时,无可避免地会出现管理困境,从而选择放弃。科技领域的发展需要更开放、更分散的权力结构,而这正是黑帮所不能提供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