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青春的情感探险:揭秘《头脑特工队2》的幕后故事


皮克斯经典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自从九年前首次上映以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了一部老少皆宜的经典动画。这部电影独辟蹊径,没有塑造传统的反派或公主形象,而是通过讲述年轻女孩莱莉搬家后的情感冲击与脑内情绪的奇妙探险,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好评,包括多项国际大奖。

在这部动画中,莱莉脑中的五大情绪——喜、怒、哀、厌、惧被拟人化,性格迥异的它们共同操控着莱莉的“控制台”,使她的情绪随之起伏波动。情绪之间虽然有矛盾和冲突,但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最终都汇聚成多彩的“核心记忆”,组成我们人格的基础。

时隔九年,《头脑特工队》的续集《头脑特工队2》终于上映了。这一次,故事的背景设定在莱莉从初中毕业,迈向夏天的青春期阶段。莱莉开始面临青春期的各种挑战,如长痘痘、焦虑、撒谎和叛逆。而在她的大脑中,一直合作默契的乐乐、忧忧等情绪突然遭遇“新情绪”的侵袭——焦虑(焦焦)、嫉妒(慕慕)、尴尬(尬尬)和无聊(丧丧)即将接管她的控制台。被“打入冷宫”的原有情绪该如何应对现状?莱莉在这段成长的过程中又将面对哪些考验?这部续集作为皮克斯五年来的首部续集电影,又将如何拓展前作的创意呢?

随着《头脑特工队2》在海外上映,其首周末便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烂番茄新鲜度92%,爆米花指数高达98%,并创下北美影史动画电影开画票房第二的纪录。在国内,本片将于6月21日上映。为此,动画学术趴有幸提前采访到了《头脑特工队2》的导演凯尔西·曼和制片人马克·尼尔森,以下是他们的热忱分享。

凯尔西·曼在谈到这一系列的核心主题时表示:“该系列最核心的主题在于如何通过‘视觉语法’表现我们头脑中的复杂感受。在续集中,我们尤其尝试表现更为复杂的概念,如我们的感知和‘信念树’(belief system),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兴奋的挑战也是艰难的抉择。”

制片人马克·尼尔森补充道:“在第一部《头脑特工队》的创作过程中,联合导演罗尼·戴尔·卡门曾画了一幅画,描绘了乐乐和忧忧相拥,并标注‘拥抱悲伤’。这个概念深刻且富有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悲伤其实是有价值的情感。在续集里,我们希望通过焦虑和快乐的对比,呈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应对强烈情感的冲突。”

曼继续解释道:“选择焦虑、嫉妒、无聊和尴尬这四种新情绪,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情绪在青春期阶段尤其重要。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逐渐变得更具自主意识,努力融入集体并开始审视自己,甚至对自己变得苛刻。新情绪角色的引入,正是为了展现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

马克·尼尔森则提到:“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实际上尝试了许多版本,最终选择了最能符合故事需求的情感。我们希望通过焦虑和快乐的互动,让观众看到莱莉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调和这些情绪,以应对她面临的挑战。”

在被问及“信念树”的创意设计时,凯尔西·曼表示:“信念树是整个情绪总部的基石,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树根的概念,并进一步添加了声音波形的元素。信念树不仅是莱莉信仰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共鸣点,让观众能够感受到真实的触动。”

最后,马克·尼尔森总结道:“尽管制作续集并非易事,但我们始终保持初心,希望《头脑特工队2》能继续带给观众欢乐和感动,并让他们在电影中找到自我和成长的共鸣。”

《头脑特工队2》即将在国内上映,期待这部动画续作能再度掀起观影热潮,成为你我生活中值得品味和探讨的快乐源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