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频遭取消,乐迷为何频频举报?


今天这个话题,其实已经困扰我们很长时间。过去的歌词已经变得不再熟悉,比如New Pants(新裤子)乐队的《你要跳舞吗》中,“你会不会也伤心”被改成了“你会不会也开心”,仅一字之差,便意味不同。再如《杀死那个石家庄人》,也有了一些和谐处理后的版本,变成了《杀不死的石家庄人》。

不仅如此,线下音乐也正处于紧张时刻。这两年来,演唱会经常因举报被临时取消。例如天津泡泡岛音乐节中,田馥甄原本作为压轴嘉宾出现在演出名单里,但随后被举报。虽然官方最初回应“一切合乎规定和流程”,但随着争议升级,田馥甄最终还是无法参与演出。

很多举报是因为网友的政治敏感性,引发了他们的立场问题,但更多的举报似乎无厘头,与政治无关,却依然能生效。音乐看似比电影较少敏感题材,但藩篱仍然存在。今年2月,猎户座金属音乐节便因举报被取消,而举报源于同行的恶意抹黑。5月4日,又一重型金属演出因恶意举报暂停。主办方随即发布了情况说明与道歉信,并展示“恶意举报者”与他人交易的聊天记录。

某些举报者并非音乐的门外汉,而是因为不能如愿以偿便选择毁掉。2022年3月的春回音乐季,因为有人抢不到票,场地方最终迫于举报而取消演出。类似情况,去年虎啸春音乐季也是因抢票失败者的举报而取消。2023年青岛多可艾克音乐节同样因多途径、多方面的群众举报而取消,原因在于某歌手的粉丝不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某些举报者即便参加完音乐会仍去举报,比如陈奕迅在澳门演唱会上被粉丝要求“讲国语”,未满足而遭遇举报,或者唱了一些不被喜欢的冷门歌曲,便成为新的“举报理由”。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演出,甚至部分演唱会都得妥协。比如去年万青在梅奔演唱会上,《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因为未通过审核,只好以六分钟的无声伴奏形式演出。看似荒谬的举报成了应对不满意服务的手段,扭曲了举报原本应有的意义。

举报不仅成为乐迷间激烈争夺的工具,也成为商业竞争的手段。举报人并非真心维护某种正义,而是希望通过举报获取某种话语权,甚至希望通过此方式成为流量中心。这对音乐节、演唱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有音乐节因被举报而被迫取消后,为了挽回形象,地方政府努力自救,例如南阳在迷笛音乐节结束后的自救行动。

正如我们在西安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中所见,尽管演唱会将为当地文旅增色,但因现场纠纷和粉丝举报而取消的情况并不罕见。这让举报成为威胁音乐会存续的主因,使得演唱会越发难以顺利举行。

音乐节和演唱会不仅是文化娱乐活动,还影响到城市的旅游和形象。地方政府往往比普通乐迷更在乎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却因举报问题成了软肋。举报愈发猖獗,导致音乐表达逐渐被压缩。未来,我们何以继续享受音乐的自由与表达?在如此环境下,音乐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或许,与其头痛于举报,不如思考如何真正保护音乐文化的空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