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挑战:解读胡歌新片〈走走停停〉》


由胡歌、高圆圆等主演的电影《走走停停》正在热映。自6月8日“端午档”上映以来,这部影片的票房稳步上升,截至6月20日已逼近亿元大关。然而,比起票房,更值得关注的便是影片在观众中的两极评价。该片在猫眼评分9.1,豆瓣评分7.9。有观众称其为“年度佳作”、“拍出了国产片难得的治愈感,又不过于浓鸡汤。”“导演的收尾能力,内地新导演头部水平。”,“2024上半年最有灵气的电影,拍得好轻盈啊!”称其为“日式生活流里的四川伍迪艾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分观众则感觉“看不懂”“直接睡着了”“无厘头”。《走走停停》确实是一部挑观众的电影。它并非一部“爽片”,没有“大主角”,没有“逆风翻盘”“我命由我不由天”,甚至连像样的“happy ending”都没有;它也不是一部“大片”,没有大场面,没有酷炫的动作戏,唯一的几处“动作戏”只是吴迪(胡歌饰)踢球把球踢飞了,和吴迪给公园保安递烟,结果导致保安掉到了水塘里。这是一部商业喜剧,只不过它的笑点仅限于能理解它的人。

如果观众习惯了商业大片、常看爆款网剧或短剧,可能很难理解这部电影的逻辑。该片的时间线来回穿插,电影结构如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叠叠。当然,若你是一个深爱电影的观众,你会在片中发现诸多致敬,比如对伍迪·艾伦以及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等大师的敬意。

电影不仅是工业产品,更是艺术作品。《走走停停》挑战了影视工业的“快餐化”叙事方式。就像长期吃快餐的人突然被要求品尝“斋菜”一样,自然会觉其味道清淡,不够刺激。片中,胡歌饰演的主角吴迪,是个落魄的北漂编剧,因事业和感情双双失败而返乡,打破了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在家里,吴迪必须重新面对与家人的关系,并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新的可能。几次碰壁之后,吴迪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与高中同学冯柳柳(高圆圆饰)重逢,并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在冯柳柳的鼓励下,吴迪开始拍摄自己的原创剧本《似是故人来》,这部讲述“女性觉醒”的电影意外揭开了自己父母的旧事。同时,冯柳柳在电视台工作,全程记录了吴迪的拍片过程,素材最终被剪辑成了纪录片《回故乡的人》。在《似是故人来》拍摄过程中,女主角、吴迪的妈妈不幸去世,吴迪和冯柳柳也因此分道扬镳。多年以后,吴迪重新开始写新片剧本《走走停停》。整部影片在真实生活与戏剧美学之间自如切换,展现出迷人的气质。

胡歌在影片中饰演的吴迪是一个普通的文艺青年,而非商业大片中的翩翩风流之辈。他的角色有坚持、有热爱,同时也得面对生活的无奈。生活并不总是如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憾与不完美。吴迪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并非爽剧,需与光同尘,与时舒卷,学会自洽,走走停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