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鲁剧高质量发展暨电视剧《老家伙》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吸引了电视剧《老家伙》的主创团队代表,以及来自中国视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山东艺术学院、广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大家齐聚一堂,围绕齐鲁文化的影视化创新路径,更好地培养山东影视人才,推动新时代鲁剧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
今年5月,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电视剧《老家伙》在爱奇艺、北京卫视和江苏卫视正式播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该剧由温德光执导,赵冬苓编剧,张国立、王刚、张铁林、周涛等著名演员主演,主要讲述了三位老友在退休后共同创办养老社区,探索晚年生活新形态的故事。
会上,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晋亮作为出品方代表详细介绍了电视剧《老家伙》的制作和播出情况。他表示,山影坚守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始终把艺术质量作为电视剧创作的生命线,在守正创新中,努力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老家伙》的编剧赵冬苓分享了剧本的创作过程。她表示,经过大量养老机构的采访和调研,才开始动笔创作。她希望通过这部剧展现人如何体面地老去,也期待观众能从剧中获取感动和共鸣,从而更加理解自己的父母。
中国视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高小立在发言中提出了鲁剧高质量发展的五点建议:首先,要注重培养影视人才;其次,应立足本土、面向全国;第三,深耕齐鲁文化;第四,发扬敢闯天下的精神;第五,展现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他特别提到,电视剧《老家伙》通过打破世俗眼光为观众提供了一幅充满乐趣、希望和活力的晚年生活图景,符合全年龄层受众的情感需求。
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孔令顺教授认为,《老家伙》是一部关于退休生活的“教科书”。他表示,这部剧传递了一种温暖厚重的力量,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李超指出,《老家伙》突破了传统老年剧的叙事模式,通过轻喜剧手法处理情感,着重关注老年人群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这部剧还反映了现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儿童对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创新的叙事和角色塑造,成功展现了老年群体的多维性。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编导系主任刘强教授从传播策略的角度探讨了鲁剧的守正创新路径。他提到,《老家伙》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在宣传和营销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明星互动和内容创新上仍有提升空间。他建议鲁剧在题材、制作理念、技术革新等方面继续探索,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孔宪坤表示,此次研讨会为山艺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升的机会,希望通过专家的指导不断提高影视人才的培养质量,共同讲好齐鲁故事,推动鲁剧迈上新高峰。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宋法刚教授认为,《老家伙》通过倒叙手法,以三位主角登台高歌的形式展现了情感的转变,用明线和暗线的交织思考了自由与尊严。这部剧通过多代人观念冲突和谐的处理,表现了退休后的“二次成长”。
总结来看,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老家伙》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对未来鲁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此次研讨会为鲁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将助力齐鲁文化在影视领域的创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