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索邦大学的演讲中强调:“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欧洲九死一生。它可能会死去,可能会消亡,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现在就必须做出这些选择。”如今,欧洲到了需要做出重大选择的时刻。6月6日至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将正式举行,欧盟27个国家的大约4亿5000万选民将选出720名欧洲议会议员,这些议员将共同决定欧洲的未来。
过去五年里,欧洲和全球先后经历了新冠病毒流行、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等一系列动荡,这些事件促使欧洲保守主义迅速崛起。反移民、反欧洲一体化和反全球化的极端右翼浪潮愈演愈烈,欧洲多个国家在右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曾以左派立场著称的欧洲,正在经历一场思想上的大变革。
欧洲越来越右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外部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随处可见的黑天鹅事件与军事冲突,变相推动了欧洲右倾保守主义的崛起。在多重地缘局势的加持下,欧洲变得更具攻击性。以德国为例,这个曾在能源上依赖俄罗斯的大国,现正在倾向右倾。德国选择党作为崛起中的极右翼党派,曾被曝光秘密讨论驱逐数百万有移民背景的居民,引发大规模示威反对右翼极端分子。
此外,以哈冲突爆发数月以来,欧洲多国爆发各种支持哈马斯的活动,这些活动也刺激了欧洲右倾势头。当多元化的价值观不再能很好交融时,很多人认为驱逐或许是个办法。意大利、芬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等国也都有强硬的右翼分子。在法国,极右翼国民联盟的支持率已超过30%,远高于总统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
右倾不仅意味着保守和极端,还可能带来更具攻击性的欧洲局面。欧洲政治的每次右转,背后都是世界变得更动荡的背景。长期以来,反移民、反回教和反欧盟主义团结了欧洲极右翼势力。俄乌冲突与哈以冲突不断向欧洲人灌输某些文化与价值观不融于欧洲主流价值观的事实。
欧洲的传统主流党派在应对当前局势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一切都激发了欧洲人的不满,催生了整个欧洲的右倾。欧洲人对精英集团的不满与不信任,不仅发生在欧洲,也发生在美国,特朗普的上台就是一个例证。随着欧美政坛进一步右倾和变得更强硬,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在加剧,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历史性的挑战。
根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今年1月的报告预测,在即将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一些国家会延续国内选举的趋势,更多选票将流向右翼集团。反欧洲的民粹主义党派在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等九个国家中,支持率名列前茅。如果右翼联盟在欧洲议会赢得过半数席位,那么整个欧洲将变得更具进攻性。
欧洲内部的极右翼政党大多缺乏执政经验,其内外政策主张短视且极端,波动性很大,可能损害欧盟内部,然而这也意味着欧盟整体将变得更具侵略性。以经济问题为例,极右翼推动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这将导致世界贸易和跨境投资放缓,甚至走向脱钩断链。
世界需要扁平化和全球化,如果每个国家都坚持“本国优先”,都搞经济民族主义,那么全球化浪潮恐怕在今天就会走到尽头。对于我们而言,这是欧洲右倾带来的严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