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书回应差评引发热议,网友质疑影片质量


最近,知名导演高群书在微博上频繁发声,对网友的批评进行反击,引发了广泛关注。原因在于他的新片《三叉戟》上映后口碑远不如预期。高群书一边在微博上回应差评,一边鼓励和感谢那些对电影表示肯定的观众。然而,他的回应中透露出一种“不是电影不行,而是你们欣赏不到位”的态度,引发了反效果,许多网友认为这是输不起的表现。

《三叉戟》这部影片改编自公安作家吕铮的同名小说,早在四年前就曾被改编为电视剧,由陈建斌、董勇和郝平主演,当时的剧集质量不错,在豆瓣上曾获得8.4的高分。按理来说,有原著打基础,电影内容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再加上高群书作为导演,曾执导过《风声》和豆瓣评分高达9.1分的《征服》等口碑之作,是内地刑侦反黑题材的佼佼者。然而,近年来他的作品却屡遭差评,《猎冰》就是一例,最终仅拿到4.3分。这次《三叉戟》更延续了这种趋势,豆瓣评分仅为5.2分。

高群书在微博中提到了两点,一是诉苦,电影拍摄时面临重重困难,预算不足,整个过程非常艰难。拍摄期间资金不到一个亿,导演个人投资几乎过半,很多演员几乎是零片酬出演客串。宣传费用更是捉襟见肘,“好声音出不去,坏声音传千里”。二是抱怨,有网友质疑影片中警察办案的真实性,高群书对此进行了激烈回应,强调影片经过了公安部门的多次审查,绝无虚假。

尽管高群书在微博上竭力为电影辩护,但许多观众并不买账。《三叉戟》的问题不仅在于警察形象是否真实,更在于整体故事逻辑的不合理。影片中的三位主要角色:“大背头”崔铁军(黄志忠饰)、“大棍子”徐国柱(姜武饰)和“大喷子”潘海江(郭涛饰)各自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职责,20年前曾一起破获一桩大案,成为警界传奇组合“三叉戟”。然而,20年后,他们临近退休时再次临危受命调查一桩国际金融洗钱大案,过程中各种黑恶势力和自身过往逐渐浮出水面。

尽管故事情节看似紧凑,但影片剪辑混乱,剧情呈现像是在看一部冗长的电视剧预告,内容无头无尾,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三位主角的行为也显得极不合理,他们时而决裂,时而和好,让人难以理解。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更是完全沦为男性角色的陪衬,完全体现出一种过时的性别观念。

此外,影片为了追求视觉效果,邀请了韩国动作指导团队,充满了大量血腥暴力的场景,但这些极端的视觉效果并没有为影片对其无序的叙事和薄弱的角色深度起到补救作用。

高群书的自我辩护无疑反映了当前一些创作者在面对批评时的常见心态: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而忽视了自身创作的不足。然而无论如何辩解,《三叉戟》终究未能满足观众的期望。希望未来更多的电影创作者能从中吸取教训,以更高质量的作品来赢得观众的认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