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梦中恐惧,宸妃亡灵成心魔纠缠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梁帝自从与静妃关系变好后,接连几次梦见已故的宸妃。不仅如此,随着太皇太后的离世,这种梦境变得更加频繁和真实。梁帝在这些梦中总是被吓醒,于是他决定向静妃倾诉自己的内心恐惧与困扰。

面对梁帝的倾诉,静妃娓娓道来,表示宸妃的死是因为“愧疚”和“无脸见梁帝”,并不是出于怨恨。简单几句话,竟让梁帝心情稍微放松,但内心的恐惧却依旧未能完全消除。于是,梁帝请求静妃在有空时,代替他去“追念”宸妃,希望这样可以减缓自己的内心煎熬。

宸妃没有牌位,不得葬于皇陵,这是梁帝对她凉薄的一面。然而,静妃却听从梁帝的要求,为他代为“追忆”宸妃。这种举动似乎起到了些许效果,梁帝梦见宸妃的次数骤减,心里也逐渐平静下来,不再每天都被噩梦惊醒。

若单从剧版来看,或许观众会认为梁帝对于宸妃仍有几分挂念和痛惜之情。然而,当对比原著,才发现梁帝内心对宸妃并无爱恋,只剩下深深的恐惧。在原著中,梁帝因为夏江抓到了卫铮,无意间勾起了对赤焰案的回忆,从此经常梦见宸妃。

梁帝在梦中所见的宸妃,身影如模糊的幽灵,一直在他眼前徘徊。每次梦醒,他都被惊得汗流浃背。梦境往往是内心深处的映射,梁帝多年后回想起赤焰案,内心的愧疚和压力以梦境的形式折磨着他。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梦境只围绕宸妃,却从未梦见过祈王和林燮。这是因为在他心里,祈王和林燮威胁到了他的皇权,他对他们无任何愧疚。即便多年后仍心如冷铁,对宸妃的感受却完全不同。赤焰案的两位受害者与他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一个是宸妃的儿子,一个是她的大哥。梁帝作为丈夫,在心灵深处始终感到亏欠。

宸妃无错,却因为梁帝的决策而命丧黄泉。她的选择虽决绝,却夹杂怨恨。即便在事发多年后,梁帝宠幸越贵妃试图遗忘过去,但心里的负罪感仍然潜伏。越贵妃被宠爱多年,梁帝在她身边未曾梦见宸妃。然而,越贵妃自毁,将自己与太子拖入深渊,梁帝的情感寄托顷刻崩塌,转而投向静妃。

静妃与宸妃情同姐妹,梁帝在她身边时,难免会想起宸妃。这种心理暗示使他愈加恐惧。夏江意外提及卫铮,瞬间勾起梁帝对赤焰案的记忆,模糊的记忆因话语具体化而重现,梁帝内心的愧疚也愈加深重。

赎罪的机会已然错过,梁帝只能靠静妃的安慰自欺欺人。他努力说服自己,认为宸妃的死是“愧对”他。一生的亏欠无法抹消,最终心灵的镜子将所有的对与错、黑与白清晰映照。无论怎样掩盖,内心的负罪感永远无法抹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