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电影强势复兴,华语影坛迎来新高峰


近期,港台电影相继登上高分榜单。台湾电影这边,《周处除三害》和《老狐狸》两部作品一热血一深刻,均获得观众好评。而香港电影界也毫不示弱,连续推出《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记》两部现实主义力作,这四部影片在豆瓣评分都超过了8分,成为近期华语片中的佳作。

推荐给期待看好电影的观众们,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年少日记》这部影片。这部作品曾夺得第60届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并在第42届金像奖上获得12项提名;它也入选了豆瓣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片片单。以当前豆瓣8.4分的高分,领跑2024年华语电影评分榜,堪称年度最佳的有力竞争者。

观众可能会疑惑,港片不是曾经式微了吗?今年怎么突然反弹得如此猛烈?事实上,当前港片像是一盘磁带,有A面和B面之分。A面是商业片,典型特征较为媚俗;在这一块,一些老牌演员盘踞不衰,而类型片也多为观众所厌倦。而B面则是占据文艺片和犯罪片领域,特点是“小而美”。从早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等,到近几年的《饭戏攻心》和《白日之下》,它们深挖社会问题,展现人性光辉与暗面,为港片带来了新生。

让我们重点来看《年少日记》这部作品,它的导演卓亦谦尽管不甚知名,但却拍出了令人瞩目的影片。监制是广受尊敬的尔冬升,他以关注边缘人群和深入探讨社会问题著名。尔冬升曾为拍电影进行长时间调研,无论是关注精神病人、毒贩信息,还是横漂问题,他都竭尽全力。在他提拔后生时,也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承下来,而《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记》更是如此,聚焦尖锐的社会议题。

《年少日记》以其动人的叙事引发观众共鸣。影片时长95分钟,观影至60分钟之后,影院内常常哭声一片。电影拥有超出简单感情戏的深度,导演以充满克制的对白和温和的钢琴配乐,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情感的释放与治愈体验。

除了深挖主角内心的成长和哀愁,《年少日记》在结构上也极具匠心。双线叙事,峰回路转,层层递进;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社会压力与个体抗争的故事。精巧的剧本结构,巧妙的反转,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使得这部电影层次感丰富,提供了观众深度的共鸣点。

值得一提的是,《年少日记》中郑中基、卢镇业的表演让人深感印象深刻,特别是黄梓乐所饰演的郑有杰,他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直击人心。

虽然得到了影评人的激赏和观众的认可,但遗憾的是,在内地上映的《年少日记》却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上映11天的票房成绩并不理想,这可能和它敢于触碰较为敏感话题有关。不过,这也暴露出华语电影市场对于严肃话题的剧作需求和认可之路,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