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电影档期:票房疲软与期待之间


面临的是一个并不被看好的五一假期档期,今年的电影市场在票房预售方面显得颇为萎靡不振。预售票房仅勉强超过一亿,这还是计入了大量的点映场次,这无疑揭示了目前定档的几部电影,并没有足够地激起观众的观影欲望。

五一档期在中国传统的电影市场中一直处于尴尬的位置,它所拥有的上映时间长度不及春节档和暑期档,又缺乏情人节档或国庆档那样鲜明的市场特色。导致一些对自身作品更有信心的电影,不愿早早就将目光锁定在五一档,这使得本档期容易形成一种中低端作品相互较劲的局面。

为此,前期宣发和造势活动便显得尤为重要,而点映就成为其中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直接有效的推广手段。通过选择部分影院进行电影的提前放映,电影制作方不仅能测试市场反响,还能激发潜在观众的期待感。

点映这一策略在以往曾创造过不少成功案例。如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就曾利用点映环节极低的排片比例,换来了超预期的票房收入。另一个例子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点映阶段的出色表现,为其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和市场反响。

然而点映并非百战不殆,也有因为过于大范围的点映而引发争议的例子,甚至导致部分观众觉得“点映”变成了事实的“面映”,点映的初衷似乎被扭曲。作为观众,更多的是关注作品本身的质量,好电影自然值得推荐,而差强人意的作品则可能遭遇口碑地雷。

今年有9部影片定档五一,最终撤档的有1部,剩余8部作品也都试图通过点映活动或首映礼来吸引观众。《小倩》作为曾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光线传媒新作,初期的点映并未如预期那样引起充分的热度,终究选择了撤档。与这一撤退形成对比的是《九龙城寨之围城》,这部电影通过点映成功逆袭,质量和口碑的双重优势让其成为预售票房的亮点。

而《维和防暴队》或许能成为本档期中的黑马,虽然预售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以它的故事背景和面向国际视野的内容,可能会成为吸引着部分特定观众的利器。

无论如何,当前的五一档期衍生出了影院线中的新动向和观影趋势,点映这一营销策略的成败与否,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票房的未来走向。同时,在连续几个平淡无奇的五一档期后,电影行业恐怕需要考虑如何刷新观众对这个时间段的认知,以期摆脱目前的三无困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