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哥斯拉大战金刚2》的热映可见,哥斯拉作为一个持续70余年屹立不倒的电影符号,已成为人们心中恐怖与敬畏并存的异形巨兽形象。让我们透过这些庞然大物的眼睛,探究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
哥斯拉之于影迷们可谓是一份特殊的情感。日本东京某家电影院的屋顶上,一只巨大的哥斯拉横卧。每逢路过,哥斯拉的雄姿总能给人以深刻印象。这种恐怖之物似乎引导我们去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现实灾难,如核泄漏、疫情、地震等。哥斯拉初创于1954年,其核泄漏的隐喻意味浓厚,几乎预言着那些现实中的灾难。
《新哥斯拉》一片则是在“311”复合型灾害事件背景下产生,电影通过哥斯拉的三种不同形态——放射性物质为食的鱼形态、两栖动物态和爬行动物态——隐喻出地震、海啸和核事故的连锁反应。它不仅表现了影像中的崇高恐怖,也反映了灾难后人们对政府负责的期待与失望。
对怪兽的害怕与崇拜,是人类追求崇高以及内心对权力和力量黑暗面的一种无意识映射。例如,利维坦这一神秘生物因霍布斯的《利维坦》而闻名,其背后寓指的是对政治巨兽未知力量的恐惧。
在当代,建筑如同摩天大厦、帝国大厦等表现着人类对巨物的崇拜,而哥斯拉这一巨兽横空出世,轻而易举地摧毁这一切,它象征的是一种非理智的破坏力量。同时,哥斯拉的恐怖还在于它的不可名状,超乎现实的巨形使得人们难以完全理解和描绘,这使得未知性成为威胁秩序与理性的力量。
现代科幻灾难题材的电影,如《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其盛行也给人以怀旧的未来主义情愫。它们通过现代特技复活史前时代的生物,突显出现代与过去之间的联系与断裂。仿佛在提醒人类,即使是科技再先进,某些事物仍然是不可控的。
无论是在腾空的城市上空,还是在神秘的地心世界,《哥斯拉大战金刚2》里的这些巨兽都提醒着我们:在人类的渺小与薄弱面前,哥斯拉既是守护者也是破坏力。它们不仅是银幕上的恶兽,更多地已成为人类心灵深层的文化符号。而我们对哥斯拉的不断探索与隐喻理解,也是人们试图用艺术与想象,来应对和理解那些超出日常生活范畴的巨大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