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营销风潮之下,品牌之战如何转化为商业胜利?


随着内容营销逐渐成为品牌推广的主战场,越来越多的美妆品牌开始效仿韩束投入到短剧营销当中。这种营销模式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甚至在最近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微短剧生态及商业化模式成为了热点话题。

数据显示,微短剧的用户观看比例已然超过了综艺节目,达到39.9%,仅次于长视频剧集和电影。这一增长的背后显然离不开品牌方的广泛参与与重金投放。市场营销、电商部门对短剧的需求显著提升,诉求多样化,短剧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有平台短剧商业化负责人明确表示,去年以来客户结构越发多元,品牌微短剧营销进入到了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品牌方们纷纷结合植入、定制、合作番外等多种手段,实现品牌曝光与销量的双重突破。然而,随着品牌如潮水般涌入,短剧营销的广告效应正在逐步降低,效率和ROI(投资回报率)不再像早期那样高效。

韩束的经历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吕义雄曾在朋友圈公开表示,短剧效果下滑了40倍,并暗示2023年11月后已基本放弃短剧营销。这表明短剧作为一种新型营销途径,其有效性正在遭遇挑战,品牌方急需寻找新的营销法则与策略。

那么,品牌方该如何转化策略,才能在微短剧市场中实现更高的转化呢?首先,品牌需要根据直播平台的链路缩短趋势,清晰地了解和利用短剧到电商的转化路径。在制作短剧时,同时拍摄品牌产品素材,用于不同平台和媒体的推广,以此引流回主销售渠道。

除此之外,品牌还要深挖短剧平台的用户数据画像,了解目标用户群体的偏好和购买行为,优化内容创作与营销策略。在内容上,比起简单暴力的推销,更深层次结合品牌理念和产品特点,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认知。

至关重要的是,品牌方需要实现内容与电商转化逻辑的有机结合,将品牌植入短剧中,同时拓展和维护品牌消费人群。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如新品发布、节庆促销等进行短剧营销,也能大幅提高转化率。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品牌方能否在短剧营销领域找到新的突破口,将决定其是否能在这场内容营销大潮中胜出。未来,品牌方如何灵活运用短剧作为营销工具,实现品牌价值的有效传递和转化提升,将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