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妆容趋势变革,审美疲劳到变革期待


近年来,在不断刷新的华语影视作品中,一股古装剧风格的变革潮流引起了观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在仙侠古偶剧领域,观众目睹了从创新到风格疯走的完整轨迹。《花千骨》作为一部现象级电视剧,开启了服饰风格化的先河,每个门派都有独特的服饰标志,这在往日的剧中是不常见的。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进一步确立了女主角的标准发型,并把一种丧葬风格推向了娱乐圈前台,这种风格的延续让观众感到疲惫,不少人在网络上表达了抵制的声音。或许是这些声音得到了资本方的关注,这种风格开始逐步退出仙侠剧的舞台,让广大观众心生欣慰。

然而,令网友们并没有想到的是,古偶剧女主的造型走向了另一种极端。以杨超越主演的《七时吉祥》为例,刚开始释出的定妆照广受好评,然而剧集播出后,却因为妆造过于惊悚而引起争议。造型之中难以取到精致与美感的平衡,演员的不够过关,也成为了被批评的焦点。

不仅仅是妆容,连服饰年代也成了大杂烩。随便拿出一部剧集,观众根本分辨不出所谓的年代和背景。比如,《红楼梦》87版的经典妆造至今被称赞,而近期的一些剧集却无法做到这种协调和精致。

问题不光体现在细节之上,更深层次的是对于整体服饰的混乱处理。《长相思》在叙述上古时代故事时,虽然原著中的场景描述得当,但是剧集中的服饰变化却不大,甚至男性角色的区别不甚明显,年代感和区域感的混淆,更是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更为严重的是倭化问题,这是许多剧集受到争议的焦点。比如,《云之羽》和《青簪行》等,不仅在服装造型上,甚至在画面构图中都出现了倭风化的嫌疑,引起了观众和媒体的广泛批评,不得不让剧组深夜整改,甚至下架。

然而,在追求独特和新颖的道路上,我们似乎走得有些偏离。毕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无尽的美学元素可以挖掘和运用。剧中《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古色古香和《陈情令》大量的实景拍摄证明了借鉴传统元素可以收获美好的效果。

总之,面对批评和变革的声音,流水线作业般的古装剧妆容和服饰生产必须停止。影视制作人,是时候深思熟虑,回归精良制作的道路,将传统文化的魅力融入现代审美,让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华美学。如此,观众才能在屏幕前重新感受到那份被珍视和尊重的感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