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少年沉迷于无边的网络世界,为了一掠高阶游戏装备,竟按要求在网络上散布不良信息,甚至鼓动他人投身于这肆虐的网络霸凌之中。在这些暗角落,他们轻敲的键盘,仿佛可以无视后果,不必为散播的怒火付出丝毫代价。
然而,这样的行为并非小事。少年们的随意行为,那些看似不痛不痒的情绪宣泄,一经社交网络的放大,轻则成为他人生活中的一个刺,重则成为毁灭性的风暴,让一些弱小的个体无法抗拒。背后隐含的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样的行为,建立了一整套产业链,从中谋取利益。
然而,因网络暴力而饱受折磨甚至付出生命的受害者,其背后的加害者又真的可以逍遥法外吗?答案是否定的。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的乌烟瘴气需要正义的风清扫,所以对那些在网络中侮辱、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依法给予制裁。
时至2023年4月,最高检发表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需要依法打击网络霸凌和其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探究并根除背后的产业利益链。进一步,2023年9月,“两高一部”便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在其中明确了网络侮辱、诽谤刑事案件自诉转公诉的衔接程序,并承诺将依法支持受害者针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民事维权。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检在2024年2月23日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依法惩治网络犯罪 助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在该会议上通报了2023年1至11月期间检察机关共依法起诉侮辱、诽谤犯罪的39人,表达了对被害人的强烈支持,并且对网络暴力者采取了坚决措施。
这系列举措背后,是由检察日报社、正义网络传媒等单位联合出品,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以及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检察院齐心协力完成,同时还得到了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力支持。正如检察机关的呼吁,要对网络暴力行为零容忍,为网络空间的明朗着力,确保每一个在网络世界中的个体都能享有尊严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