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源自中国的传统甜品——糖葫芦,在韩国打响了知名度。本是浓缩了中国悠久历史和民俗文化的小吃,在韩国街头亦引发了一场崭新的流行和讨论。尽管糖葫芦在中国家喻户晓,然而韩国却出现了声称糖葫芦为韩国发明的言论,进而发酵成一场文化论战。
这起争议始于一位拥有百万粉丝量级的韩国网红在社交平台上的发言。该网红在她的视频中初步暗示糖葫芦的起源似乎是中国,但随即转变论调。她表示遗憾中国仅有冰糖山楂这一种糖葫芦,并且形式单一,然后她大力吹捧韩国在甜品领域的创新能力,并自信地宣称韩国的糖葫芦比起源地的制品更甚一筹。
不满足于此,这位女网红更是进一步挑动了文化认同的敏感神经。在一段视频中,她请来了中国游客作为站台,试图从他们口中得到证实——韩国的糖葫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质上乘。此举显然是企图以此为依据,支持其关于糖葫芦起源的荒谬说法。
对于此轮争论,有专家指出,食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固然是世界共通的进程,但为美味制造不实的起源故事并不可取。糖葫芦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而韩国的类似食品,如孔雀糖等,其纪录不过百余年。
此外,韩国在文化起源上曾多次陷入过争议。从称春节为朝鲜族传统节日,将汉服视为朝鲜半岛的传统服饰,再到比照广州塔建造的莲花塔,韩国在这些岁月里不断引发了诸多关于文化归属的笑话。显而易见,尽管韩国处心积虑地在文化层面进行自我归属的宣称,但这种“四不像”的做法往往会以自打脸的结局收场。
无独有偶,除了糖葫芦,韩国还试图声称电子游戏“王者荣耀”出自韩国,以及将中国端午节的粽子宣称为韩国的传统食品,如此种种行为,都进一步激化了韩国在文化认同上的争议。
对于这些争议,有人呼吁应当尊重每个文化的独立与原创,而不是通过不实宣称来抢占文化成果。尽管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界限变得模糊,保持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真实性是构建和谐国际关系的基础。对中国而言,糖葫芦不仅仅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甜食,它更承载着对一个时代记忆和民族情感的寄托,遭受如此轻易的歪曲和挪用,无疑是值得关注和抗议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