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嗟叹电影的失落,然而在无声电影年代,别样的悲剧正在上演。许多被忘却的故事和被忽视的连接棋正在逐渐整理揭露。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电影遗失与记忆缺失相互牵连,失之一端另一端亦难以为继。电影的集体印象如果仅成为某个群体的代表,那么对于其他电影及其背后的人物,我们将无路可寻面庞。
当代对于默片时代的印象多是白人男性喜剧演员或优雅的白人女明星。而忽略了笑容满面的黑人妇女、反抗士的犹太女士,或是凝视牛仔的土著女性。现如今对无声电影的认知似乎已有所进步,许多受压迫群体的成员对此类电影的贡献渐得承认和重视,但那些曾在20世纪初受到观众喜爱,如今却鲜为人知的表演者们的历史依旧模糊不清。
遗憾的是,这些遗漏并非偶然,它们往往源自偏见,随后的时代更强化了这一不良态度。研究历史,我们不能准许艺术形式受限于历史多样性的缺失。以波代诺内无声电影节为例,该节首次回归线下活动的集会中,包括专门为女明星艾伦·里希特设立的回顾展,探讨了我们对无声电影时代的历史认知的不足。
里希特的影星光芒曾遍及德国电影院,却因各种原因逐渐黯淡。时效、偏见以及避不谈的历史,使得她的作品丢失,就连她与当时较知名导演的合作也不足以让她的名字被载入史册。遗憾的是,大量电影的消失,部分原因正是这种有预谋的抹杀。
我们的电影史书应关注如里希特这般的观众所热爱的明星。然而,却有些学者对部分信息来源持保留甚至怀疑的态度,有时这种怀疑甚至被当做理所当然。例如,玛琳·黛德丽因虚荣否认过去拍摄的无声电影,希望以有声片《蓝天使》的经典亮相来被记住。但经多方查证,这种说法明显与事实不符。
无声电影节不应仅是历史的展览,它更像是一次积极的考古探索,每次放映都为未来的发现建立了进一步联系。波代诺内电影节的举行,是找回那些被历史忽视的电影和观众心中的明星。
对于像里希特这样的无声电影表演者,还有更多类似的故事等待被发现,而这项工作正在由诸多电影爱好者积极推进。例如“电影界第一淫女”等项目,展示了女权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性别游戏在早期电影中的体现,这也吸引了全球的注意。
新迷影的精神——沉浸于对电影的深刻好奇和批判性参与——积极重视那些曾被边缘化的女性、酷儿、土著和有色人种电影人。这些努力不仅仅在寻找“新电影”,而是对过往电影业的尊重和敬意。
显然,电影史上的沉默已经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是时候将错失的记忆赋予新的声音,唤起人们对那些曾让无声电影时代观众捧腹大笑的才华横溢演员的记忆,尤其是那些曾被电影界遗忘的多元面孔,如贝塔·雷古斯塔斯和米妮·德弗洛。我们不是在取代历史,而是在丰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以更好地指引电影和电影爱好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