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话未来”系列论坛的第五期于昨天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成功举办。论坛邀请到中欧理事、前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教授出席并发表题为“欧洲视角下的地缘政治与多极外交”的主题演讲。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管理学与领导力教授濮方可与普罗迪教授就如何应对全球化未来的种种挑战进行了深刻对话。
全球化进程似乎进入了多变快速的新阶段,而世界各国和地区也随之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这种情况,论坛上的讨论尤为重要。普罗迪教授在演讲中强调,国际政治就如同一座桥梁,各个国家像是桥上的车辆,不必有完全相同的意识形态,但必须在共同的规则下行驶。这意味着,面对新的外交格局,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方都需要做好准备。
在普罗迪教授看来,支离破碎的欧洲亟需统一政策法规以吸引投资,而中欧贸易协定本是吸引这类投资的一大契机。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欧洲未来面临的两大挑战是:如何实现内部决策的一致性,以及如何保持对外政策的统一性。尽管面临挑战,但普罗迪认为,欧洲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不仅不会减少,而且将变得更加重要。
随后的讨论环节中,普罗迪教授与濮方可教授针对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欧盟面临的风险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需应对的挑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面中,普罗迪强调了国与国之间对话的重要性,并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力。
普罗迪教授还提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要改变商业环境,就离不开来自不同背景的国际学生。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学生间的交流和联系至关重要,这对于一所国际商学院是完成其使命的关键。
在活动的最后举行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仪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汪泓院长和杜道明院长(欧方)代表学院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商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普罗迪教授现任博洛尼亚商学院的理事长,这份备忘录的签署,预示着双方将在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学位课程和高管教育项目等领域实现更为紧密的合作。
通过这样的高层对话和合作签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再次彰显了其作为全球商业教育领域领导者的地位。这不仅为欧洲未来在地缘政治与多极外交方面提出了深刻洞察和建议,也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国际化教育进程中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