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中国航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歼-20战斗机首次腾空而起,自此,“威龙”翱翔在中国的天空中,一鸣惊人。回望过去13年,歼-20的每一次飞行都为我们带来惊喜与震撼。
2016年11月,在浙江珠海举行的第11届中国航展上,两架歼-20战机编队飞行,首度亮相,震撼全场。紧接着在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阅兵式上,三架歼-20飞机首次以战斗姿态,展现在国内外观众面前,彰显了中国空军的崭新战斗力。
到了2018年2月,中国空军正式宣布,歼-20开始列装作战部队,这标志着中国空军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的重要进展。同年11月11日,在第12届中国航展闭幕式上,歼-20展示了其拥有空中挂弹开舱的能力,进一步展现了空军的开放和自信。
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上,五机编队的歼-20飞越天安门广场,成为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后的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5架歼-20战机编队飞过天安门,震撼人心。
同年,随着国产发动机的成功研制,换装国产心脏的歼-20首次对外公开亮相。这一标志性事件表明,中国的航空工业及武器装备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就。
2022年8月,歼-20在台海进行了实战化联合演训,显示了其精湛的作战能力。9月份,在韩国遗骸回国的重要时刻,两架歼-20伴飞护航“运-20”进入中国领空,向志愿军烈士致敬,展现了大国重器的风采。同年9月底,“双-20”在空进行加油作业的画面也对外公开,进一步揭示出歼-20的战略能力。
随着第14届中国航展的到来,歼-20装配了全新的“中国心”,再次展现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成果。而在2023年7月26日长春航空展上,伴随着“运油-20”的飞机编队,则是歼-20的四机护航编队首次公布,证明了中国空军在空中力量构建上的沉着与冷静。
从首飞到装备国产发动机,从参加国庆阅兵到五机同框编队,这一路走来,歼-20的一切进步和飞跃,都见证了中国空军实力的逐渐增强。在过去的13年里,歼-20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也彰显了中国航空工业和国防科技的显著进步。”Evidence of Progress: Revisiting the 13-Year Journey of the J-20 Stealth Fi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