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建轩 记者 顾潇)锡纸,这种家常物品,在普通人眼中不过是厨房中的一件调料包装工具,然而在犯罪分子手中却可演变成为作案的秘密钥匙。扬州市宝应县发生的一宗连环入室盗窃案,就是由一位曾经服刑的男子王某,使用简单的锡纸开锁技术精心策划并实施的。王某流连多地,共作案 22 起,涉案金额高达 30 余万元。目前,这名劣迹犯因再次盗窃被判有期徒刑 10 年,并处以 30 万元的罚金。
去年 11 月,宝应县某乡镇居民接连报警称家中财物被窃。两户人家的损失惨重,共失去黄金近 500 克以及现金超过 5 万多元。警方接警后迅速介入调查,但现场并未留下任何犯罪嫌疑人的明显指纹或其他物证。
不过,细心的警方在审看公共监控录像时发现,案发当晚有一个男子行迹可疑。这名戴着帽子,口罩遮面的男子手持手机电筒,于凌晨两点多时潜行至被害人家门前。视频显示,这名男子在仔细研究锁孔一番后,掏出一把 T 字形的工具插入锁孔,经过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摆弄,门锁便被轻而易举地打开。
通过进一步追踪监控,警方终于锁定了这名作案男子的轨迹和身份。此人名叫王某,徐州人,早有多次盗窃前科。早在 2012 年,王某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九年。在监狱中,他向其他囚犯学习了利用锡纸开锁的技巧。出狱后不久,王某便立即重启他的犯罪生涯。他驾驶汽车四处踩点,挑选作案目标,专挑无人在家时下手。
经警方缜密侦查,结果显示王某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所犯案件多达 22 宗,非法所得财物价值超 30 万元。近日,宝应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考虑到王某是累犯,犯罪情节极其严重,法院遂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并附加 30 万元罚款。
随着科技的发展,盗窃手法也层出不穷,王某的案例警示人们要加强日常的防范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保护民众财产安全方面的决心和高效。通讯员供图(校对 张静超 编辑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