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九年浩荡行,670亿立方米甘泉惠及亿万民


自2013年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运行起,9年来,这一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共调水超过670亿立方米,沿线44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76亿人。东线工程从江都水利枢纽起步,借助世界最大规模的泵站群将长江水一级接一级托举向北,有效优化我国南北水资源配置,畅通南北经济循环,打造了山东省T字形骨干水网,此外,北延应急供水工程还进一步扩展至河北和天津。

作为世界上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不仅解决了北方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更润泽了沿线的河湖生态。东线正是借着这样的力量,将长江的水源送往缺水的北方,让沿线的田野重现生机,也解民之渴。中线工程从陶岔渠首出发,一路北上,清澈的水流穿过过渡槽,跨过黄河,直至豫、冀、津、京,使得首都北京城区超过七成的供水来自南水。而天津市主城区几乎全部的供水也来自于这条生命之水。

南水北调工程根据地理及水资源分布的特点,被规划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个主要部分,这不仅连接起长江、淮河、黄河以及海河,还在中国的版图上勾勒出了“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新格局。如此庞大复杂的水利工程布局,不但体现出我国在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方面的巨大决心,也展现了人类智慧与技术的辉煌成果。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沿线的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得到根本性缓解,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均得到了保障。对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发展工程,更是一个地区和谐成长的保障。

回望这9年来的波澜壮阔,每一滴经过人工调节从南至北的水,都承载着改变和希望。展望未来,随着工程的持续深入,南水北调将继续为更多地区带来绿色与富饶,更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水资源支撑,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