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安全防护网:黄浦区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安全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近日,黄浦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举行了一场重要的讨论,旨在构筑一张紧密的保护网,维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

在讨论会上,有两场情景短剧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分别涉及了未成年人在网络中面临的诱骗风险和使用手机所带来的方便与困扰。这两出剧通过真实反映问题,引发了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议题的热烈讨论。

参会代表们一致认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黄浦区先行一步,整合资源,将10个街道联合起来,共同启动《黄浦区未成年人保护资源地图》。这张地图集成了黄浦区未成年人保护场所的详细信息,包含位置、功能和特色,便于家长和未成年人快速找到需要的帮助和指导。

论坛发布了《黄浦区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案例集与工具包》。这份文件不仅为专业的社区儿童工作者和福利社工提供指导,也是爱心志愿者、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实用手册。案例集的推出,是对策略的一种落地实施,让指导变得更加具体和操作性。

同时,向明中学的学生们也获得了发声的机会。学生代表陶闵逸通过分享自身经验,向与会者展示了当代”10后”孩子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他的发言反映了孩子们希望得到理解与信任,以及面对网络带来的问题时,希望与成人能平等沟通的愿望。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居飞则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未成年人上网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而来自向明中学的党总支书记陈屹提出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家长在孩子时间管理和网络使用上应给予一定的自主权。通过这样的培育,孩子们才能学会自我管理,并有能力在遇到网络问题时,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结合精心制作的案例集和专业的指导工具,黄浦区在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场论坛不仅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视,也为全社会构建更为有效的保护体系做出了示范。随着黄浦区在此领域的不断努力与创新,未成年人的网络世界将更加安全,而家庭和社会将因此而更加和谐安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