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的贪腐案件作出重要判决。胡问鸣被以受贿罪处以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以罚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外,胡问鸣还因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被判役三年,最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500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法院追缴胡问鸣非法所得财物及其孳息,并上缴国库。
经查定,胡问鸣在2001年至2020年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以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同高层职位期间,利用其职务便利为多名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业务合作、资产收购及干部提拔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高达5986万元人民币。
2013年至2015年,胡问鸣作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及董事长,接受贿赂并在集团下属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故意违背管理职责,对民营船厂资产进行非法收购,造成国家资产巨大损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胡问鸣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鉴于其贪腐行为造成特别重大国家利益损失,应依法予以惩处。
在审判过程中,法院考虑到胡问鸣悔罪认错态度良好,积极退赃,并主动揭露了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余部分罪行,检举证据可用于其他重大案件。此外,他滥用职权造成的损失自案发后已由其全额追回。因此,法庭最终判处胡问鸣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500万元人民币。
胡问鸣的重判显示了中国当局对于政商勾结及高层官员腐败行为的严厉态度。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强反腐力度,对政府内部的腐败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旨在构建更加清廉的政府环境,净化政治和商业生态。
胡问鸣案件的审判不仅彰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加大反腐斗争的决心和力度,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政府打击腐败的信心。通过严格的法律制裁和高压反腐政策,权力被关入制度的笼子中,从而有效遏制并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