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自卫?江苏女生竟反咬侵扰的老鼠


在江苏省无锡市发生了一起极为罕见的案例,一名 18 岁女生被老鼠咬伤后,出人意料地以牙还牙,反咬了老鼠。这一独特的“自卫”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悉,12月21日,这名女子在遇到一只老鼠并被咬伤后,出于本能反应咬伤了老鼠的头部。这起事件发生在深夜时分,该女生随后到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进行了紧急治疗。在医院的急诊病例中显示,女生不仅遭受了老鼠的侵袭,反咬后她的唇角也有伤口,因此申请了狂犬病和破伤风的治疗。

医院记录显示,救治时间定在了当晚的23点12分。针对此类病例,医疗专家建议,尽管老鼠作为哺乳动物理论上能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类似动物如旱獭即是此类例子,但普通老鼠由于体型较小,在遭遇感染狂犬病的狗或其他大型动物攻击时,难以存活。因此,老鼠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极低,自然环境中尚未发现鼠类之间狂犬病的传播证据。

专家强调,人们不应认为老鼠天生携带狂犬病病毒。事实上,人类感染狂犬病的绝大多数案例是由犬类传播,其它诸如猫和蝙蝠等动物也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者。同时,目前还没有报告显示老鼠将狂犬病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案例。因此,被老鼠咬伤虽在理论上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但实际却未曾出现。

此外,医学专家说明,老鼠咬伤并不会导致鼠疫,只有被老鼠身上的跳蚤叮咬才有可能感染鼠疫杆菌。而且,鼠疫和出血热一样存在特定疫区,非疫区的老鼠及其跳蚤并不会携带鼠疫杆菌。至于接触或吸入含有病毒的老鼠分泌物是人类感染出血热的主要原因,而不是老鼠的咬伤。

由于感染后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7至14天,而从接种出血热疫苗到产生抗体亦需约2周,因此,在已经被感染后接种疫苗是无法预防疾病的。正确的处理方法应是尽快就医,规范伤口处理,并在此后的两周内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或感冒症状,应立即返回医院进行治疗,将治疗时间提前,尽最大可能减轻疾病的影响。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案例中,女生虽未受到严重的健康威胁,她也已经在医院接受了适当的预防措施。然而,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遇到任何野生动物的袭击时,都应该保持冷静,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