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舊鞋雖破亦致敬,彰显科学家的浩然正气


当代名院士王志珍日前出席央视《开讲啦》节目录制,在节目现场硬是让人意外地落下了一地的黑渣,竟是其鞋底因老化而崩解所致。然而,面对这一突发的小插曲,王院士不仅干脆地自嘲“出了洋相”,反而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及无数网友的涌泪点赞。一位网友的留言尤其引人瞩目,他说王院士“没有出洋相,正是有您这样的人,中国才能强大起来。”

在央视这样高规格的节目中,嘉宾的着装与形象自然不容忽视,而王院士却以一腔科学热情和得体大方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映象。那双不幸在镜头前“出轨”的旧鞋,无疑成了意料之外的焦点,更是无声地证明了科学家们舍小器以成大业的雅逸情操。

值得一提的还有不少与王院士相仿的科研界前辈。比如,中国科学院的另一名院士李小文,尽管其科研成就丰硕,却因网络上流传的一张照片而名声大噪:照片中一位衣着朴素、脚穿布鞋不着袜子的老人正是李院士。此外,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尽管成就非凡,身价过亿,他却依然钟爱穿着破旧的布鞋,最喜爱的衣衫也无非是15元一件的平价衬衣。

这些身穿布衣,脚踏破鞋的科学家们,是不是因为负担不起昂贵服饰?显然不是这样。他们选择淡泊名利,简朴生活,这既是源于他们对价值的认知,也是对于科研事业朴素情感的真实写照。无数事迹印证了他们对科研的全心投入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淡然处之。

特别是,像王志珍院士那般专心于科研,她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方面的突破成果,对科学的贡献已跨越了时间的长河。鞋子的新旧已不足挂齿,他们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对科研的热忱,已经超越了物质享受,成为我们时代最为令人敬佩与称颂的人物。

在科学界不懈努力下,中国科学事业的新进展离不开这些“关键先生们”的默默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要成为“侠之大者”,就必须经历艰辛和孤独,而这对于一个立志为国家奉献的科学家,却从不是负担。

穿着破鞋的院士们不仅牵动了公众的心,更在年轻一代心中播种了追寻科学真理和贡献社会的种子。在这个看重外表和物质的时代,他们的淡然和专注,成为时代最美好的风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