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新片《解密》引热议:重现经典还是缝合怪?


陈思诚执导的新片《解密》即将在8月3日上映,但早在7月25日的全国点映活动中,该片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电影汇集了刘昊然、王宝强、肖央、克里斯托弗·麦克布莱德、吴彦祖、陈道明等多位国内外实力演员,甚至连陈思诚自己也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点映后的评价却两极分化。部分观众认为这是一部堪比好莱坞的商业大片,称赞陈思诚为电影界“YYDS”;而另一部分观众则认为影片融梗、抄袭、拼凑的成分过多,不值一提。究竟真相如何,今天我们来详细解析这部影片。

在陈思诚过往的众多作品中,《解密》是关注度相对较小的一部。这部改编自“谍战小说之父”麦家的同名小说的电影,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谍战题材虽然受欢迎,但优秀的谍战片却少之又少,诺大的市场中,经典的谍战影片只有《风声》,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也勉强算得上半部经典。由此可见将谍战题材转化为电影的难度之大。

陈思诚在《解密》中的改编手法充满了风险与大胆的尝试。这部小说虽然是麦家的代表作,已经被翻译成33种语言,并在《经济学人》的推荐中荣登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说,但其文学性远高于故事性。前有麦家亲自参与编剧并失败的电视剧版本《解密》,后有《刀尖》改编失败为例,《解密》的挑战可想而知。

尽管前景不明,陈思诚毅然决然地将其搬上大银幕,并做了诸多巧妙的改编。首先,他在题材上移花接木,聚焦于数学天才容金珍的人物设定,而非传统的谍战故事。影片更像是一部披着谍战外衣的人物传记,剧情手法类似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容金珍被塑造为一个虚构的数学天才,通过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桥梁,使观众相信他是真实存在的。

陈思诚彻底改编了原著小说的结局,使本来沉重压抑的故事变得充满正能量。原著中,容金珍最终失去日记本,变得疯疯癫癫,而电影最终容金珍在经历磨难后涅槃重生,为影片大大增加了商业卖点。另外,原著小说中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和复杂的解密过程被简化成了更为直观的梦境,容金珍通过梦境中获得灵感破解密码,使影片更加梦幻与浪漫。

影片在故事细节上也进行删繁就简的处理,导演通过技巧性的口述和简练的影像快速传达了重要信息。例如,容金珍的数学天赋通过他秒算一个儿童来到世界多少天来快速展示,使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能够通俗易懂地传达给观众。解密场景则化繁为简,通过一场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梦境幻象来叙述,让观众在浓烈的视觉效果中感受到破解密码的紧张与刺激。

然而,影片因对原创小说大刀阔斧的改编和大量借鉴经典影片的元素,被部分观众认为是“缝合怪”。影片的叙事方式借鉴了经典电影《公民凯恩》的拼图叙事手法,解密过程和《盗梦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人物设定和《美丽心灵》几乎如出一辙。这些都让观众觉得影片失去了一些原创性和独特性。

尽管存在争议,《解密》依然是一部水准在线的商业大片。对于未读过原著的普通观众来说,这部影片凭借其精彩的故事、华丽的镜头和紧凑的剧情,仍然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而对于原著党来说,陈思诚的改编也让人惊喜,其对原作的另一种解读也不失为一次有趣的尝试。

这部影片目前还未在豆瓣评分,但其成败已然成为影评人和观众热议的话题。不论最后的口碑如何,刘昊然在片中的出色表演无疑为他赢得了演艺生涯中的一个高光时刻,陈思诚也再一次展现了自己在商业片领域的独特才华。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这部《解密》最终会在票房和口碑上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