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川的童年并不快乐,但成年后,他转换了一种更轻盈的视角,举重若轻地回首自己的童年。这是5月25日上映的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的起点。
电影原名《漫漫长日》,以小学生朱同为主角,讲述了他在校园生活中度过的一天,充满了天真与幻想。王子川通过孩子的视角,描绘出一幅充满童真和奇思妙想的画卷,同时也描摹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焦虑和不安。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从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起步,又在去年的FIRST青年影展上收获口碑。灵动的小演员们,配合着创作者妙趣横生的场景设计,将普通的一天变成了一方行云流水的白日梦城堡。岳昊凭借该片获得2023年上影节亚新奖最佳男演员。
在世俗的眼光里,朱同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上课不听讲,考试不合格,一不小心就闯祸。然而从孩子本身的视角出发,这些在大人眼里“不成器”的样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光景。王子川在创作过程中展示了丰富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使观众既能享受幻想的童趣轻松,又能深刻地感受到现实的沉重。电影中的“日常又奇怪的冒险”,唤起了成年观众们的童年回忆。
王子川将自己的童年经历通过朱同这个角色展现出来,但这个长成了大人的朱同,又和电影里天真烂漫的小男孩截然不同。生活中的王子川沉默寡言,语速很慢,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他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童年时因为转学掉队,成绩跟不上又没能融入集体生活,师长的忽视,同学的欺负,让他在成年后选择离开从小生长的北京,扎根在上海、成都等城市,甚至从小学读到高中的那片街区,他再也没有回去过。
戏剧和表演成了王子川释放和舒缓情感的方式,一度算得上是他获得的某种“超能力”。那些童年里需要靠打开脑洞为他撑开得以逃避休憩的“安全屋”,被真的创造成为一部部作品搬上舞台。他考上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专业,2009年毕业至今,他一直活跃在话剧的舞台上。在《非常悬疑》《狗跳墙》《枕头人》等剧目中,他担任编剧、导演、演员等不同角色,在话剧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但逐渐地,王子川意识到,日复一日地在舞台上表演同样的内容,对他也成了一种“漫漫长日”。因为即便是自己导演的作品,他也会亲身出演每一部,而舞台作品只存在于演出进行的时刻,久而久之,王子川发现他“看不见自己”。这也成为他转向电影创作的重要契机。
2018年后,王子川投身电影创作。虽然进展并不顺利,为了糊口他还是会进行既有作品的演出,但现阶段他更确认自己想要通过电影与更广泛的观众共鸣与交流。电影上映前,王子川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长大后的“朱同”深情且敏感,坚韧且自省,富有创造力又谦虚幽默。通过电影和戏剧,他探索和表达着自己对童年、教育、人际关系和现实世界的思考与感受。
在创作过程中,王子川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他的导演才华和创作能力使他在业内和观众中赢得了高度认可。转向电影领域后,他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天赋,希望通过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和场景,与观众建立更加深刻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