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的新片《红毯先生》:艺术与生活的多重折射


回顾过往,导演宁浩离上一次执导的长片作品已是时隔五年。放映之时,电影里的诸多场景与故事被形容为荒诞离奇,然而时间推移,现实不断演变,那些荒谬之事愈发显得不再遥不可及。宁浩本人不曾停留在既有的成就之上,他更关注的是变幻莫测的当下,并基于此刻的种种体验,创作出了新作《红毯先生》。

宁浩似乎把自己比作孤岛之上的造物者,将心中的石块投掷出去,它将落向何处,激起什么波澜,他并不关心。两天前的宁浩,刚刚结束了一次4000公里的飞行,为新片《红毯先生》进行补拍。他在一场重要戏份的前夜,为主角增添了一段使人意料之外的戏,让主角收获了期待已久的回应,也让他有机会直面自己。宁浩还在考虑,是否删减影片结尾的一段画面,彷佛在考量每个画面的重要性。

在面对记者询问时,宁浩不吝分享新片中的细节,但敬告不要太多追问,以留给观众他们自己的空间与解读。《红毯先生》并非一部让人容易感动的电影,观后更像是遭受了一场混乱的打击,让人既困惑又充满了思索。在这部作品中,每个观众都能找到独自的感触。

宁浩在新作中不断探讨,是否一个事件必须有明确的、成功的出口。他本人,在电影拍摄过后也有了新的认识。曾经追求极简的他,历经多年,转而尝试了复杂化,而今又回归简约,保留了不到400个镜头的纯真。技术上的自我挑战,也在于此。

宁浩分享了与刘德华的合作经历,感慨这位演员在表演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方面的专业能力。他还讨论了如何在一部带有市场化标签的电影中维护每个角色的丰富性和真实感,同时亦调侃了现代艺术和电影的不受控本性。

对宁浩而言,每一位观众都能对作品有所感知,每一次的观赏都在完成作品的交流过程。他始终信任每个个体的自由意志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且这种自由意志是构建多样化世界的基础。在创作中,这位导演尊重的是这自由意志的表现,而非按照固定的格局进行制作。

在《红毯先生》的创作中,宁浩利用原始的艺术表达,冲击着传统电影的叙事与情感,通过空镜头和细微的情感刻画让观众自己揣摩作品的含义。甚至有时候,他认为艺术作品中无法以言语表达的部分,正是最为吸引人的神秘所在。对话中,他与其他艺术家之间的每一次答非所问都显得如此自然而富有意义。

就如同宁浩在影片《红毯先生》中的表述,每个人都是一个孤岛,彼此沟通的障碍好似无法逾越。观众虽身处同一片海域,但却难以完全渗透到对方的世界。这也许正是宁浩电影艺术旅程上一直探求的真理:生活和艺术,其实总是充满了未知与无限的可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