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二维码诈骗,如何识破快递包裹陷阱?


在当下移动支付盛行的社会,二维码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几乎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论是街边小摊、商场超市,还是餐馆酒店,抑或打车出行,二维码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二维码应用的普及,相伴而生的二维码诈骗也日益猖獗,对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近期,网友火热的心收到一件邮政快递包裹,包裹中所谓的“赠品”实则是一个天猫和支付宝涉嫌诈骗的骗局。不仅如此,包裹中还含有湿纸巾等物品,令人不安。火热的心,即小俞,将这一异常情况向媒体公开,希望以此提醒广大市民。她回忆,曾有朋友就因此类骗局损失了巨额财产。

小俞的遭遇并非孤例。就在前不久,杭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发出预警,指出“免费送”“中奖”类诈骗与个人信息的泄露密切相关。此种诈骗手法和今年夏天高发的寄送杯子、鼠标垫等”免费送”骗局一脉相承。这些诈骗行径往往通过附带二维码的赠品进行,消费者一旦扫描这些二维码,可能遭遇以下风险:
1. 微信个人信息的窃取和交易;
2. 手机被植入木马程序,从而致使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被盗取;
3. 被诱导下载恶意软件或平台,进而在各种虚假名义下遭遇资金诈骗。

针对如何辨别可能存在问题的快递包裹,记者调查发现,快递员通常不会对派送的包裹内容进行判断,但他们确实提醒可以对所谓的“赠品包裹”拒收。此外,很多小区设有快递存放点,快递员将包裹放置于此即视为配送完成。如果判断到摆放点的包裹并非本人网购,可以选择不予接收。

专业反诈专家建议,日常网购时可以采取的一些小技巧以识别可疑包裹,如使用昵称代替真实姓名,简化收件地址等。一旦接收到快递信息时,如发现联系信息不符合自己的常规模式,应当提高警惕。

最后,警方强调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警惕心态,特别是面对诸如“福利”“客服”这样的信息。必须要质疑,这些所谓的福利为何会找到你,这些客服为何会联系你,为何需要你提供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在网购时,选择有正规经营资质的商家,对价格异常的商品保持警惕,谨防低价陷阱。在收到来电时,不要轻信自称是客服的陌生电话,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特别要注意,正规的退款退货过程中,不应要求消费者提供银行短信验证码。这些提醒对于避免落入网购骗局坑当中至关重要。尤其在个人信息日益重要的今天,要注意保护个人快递单据,避免泄露至不法分子之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