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市场近日迎来颠覆性变革,红海至亚丁湾航线的集装箱船流量大幅减少,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服务公司(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s)的数据,相比本月上半月,过去四天(截止12月22日)到达亚丁湾的集装箱船总吨位剧减82%。据宁波航运交易所报告,目前有85%的集装箱船班轮公司已宣布暂停接载前往红海的货物。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船放弃穿越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改而绕行南非好望角,全球商船的运距和运输成本出现显著上升。物流巨头Kuehne + Nagel International AG在本周三的报告中指出,至少已有100艘集装箱船选择绕行好望角,而预计周末会有更多船只加入这一行列。相关估计显示,全球航程因此增加了40%,运输成本也随之上涨40%以上。
运价上涨已成不争的事实,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在连续五个交易日内触及涨停,累计涨幅高达50%。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最新周报显示亚欧航线运输市场运价综合指数上涨14.8%,至1254.99点。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红海航线指数更是比上周飙升161.9%,至3649.5点。
市场运价也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动不断攀升,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和地中海的基本港市场运价已分别飙升至1497美元/TEU(20英尺集装箱)和2054美元/FEU(40英尺集装箱),波斯湾航线运价也达到了1477美元/TEU。更为惊人的是,上海至英国的运价更是跳涨至10000美元/FEU,而仅在上周,这一数值还只有2400美元。
这一波航运变革不仅影响了价格,也对国际供应链带来严重压力。家具零售巨头宜家就遭遇了因航程增长带来的供应链紧张问题,宜家发言人公开坦承苏伊士运河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部分产品供应受限。
此次航线变更背后的原因或与地缘政治紧张有直接关联。据证券时报报道,前不久,多家大型航运公司,包括马士基、赫伯罗特、地中海、达飞和长荣海运等纷纷宣布暂停穿越红海至苏伊士运河的航线。而伊朗革命卫队的一位指挥官认为,如果美国及其盟友在中东的行为持续,地中海甚至直布罗陀海峡都可能闭塞,尽管这种言论缺乏具体实施细节。
无疑,这一系列变动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当航运通道受到中东地缘政治紧张氛围的影响时,全球供应链可能面临的风险不容小觑。航运业的未来,将在新的国际政治局势中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