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女子朋友圈点餐码被恶意刷单,金额高达60余万元


一起起因于朋友圈分享的小插曲,却在短时间内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2022年11月23日,发生在云南昆明的一家火锅店内,一位名叫小王的女士在与同学聚餐时,无意间上传了一张包含桌上点餐二维码的照片到朋友圈。这一不经意的行为,却招致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系列高达60多万元的恶意点餐行为。

根据中国网看点的报道,在小王意识到情况不对时,火锅店员工已经开始拿着部分酒水和菜品与她核对。店员最初认为是系统出错,但随后发现有人通过扫描点餐码恶意下单。菜单上,一些菜品的数量令人震惊:鸭血被点了1850份,鱿鱼点了2580份,而虾滑更是被点了9990份。小王回忆说:“店员把总价6万多元的酒品拿来确认,我们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尽管火锅店帮小王转换了座位,阻断了恶意的点单,但总金额却已累计达到60多万元。此事件虽未给小王个人造成经济损失,但对于店家来说,却是一场不小的打击。由于系统无法追踪到点单者的信息,小王只能清理朋友圈列表,并通过这一事件提醒大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照片要特别谨慎,以免泄露可能会被滥用的信息。

在这起事件中,四川一位名叫林小明的律师提出了他的看法。他指出,《民法典》中明确表示,民事法律行为需基于意思表示的真实。因此,未征得顾客同意擅自扫码点单的行为,违反了顾客的真实意图,是无效的。针对这种恶意行为,如已造成损失,店家可以要求恶意点单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林小明律师同时强调,个体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个人隐私泄露导致更大的损失。若发现个人信息被侵犯的线索,应及时采取措施,比如报警处理。此件事例不仅对当事人小王是一个教训,也给社会大众敲响了个人隐私保护的警钟。在网络时代,资讯流通快速而广泛,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在享受便捷的同时,我们更应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维护个人权益不受侵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