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新任政府宣布经济新政的背景下,截止到12月16日,已有11个阿根廷省份先后宣布进入经济紧急状态。这一决策被视为对新政府经济措施的直接响应。新任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在12月12日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主要目标是减少国家财政赤字和控制通货膨胀,重要举措包括压缩政府规模、降低对能源和交通的补贴以及暂停公共工程项目招标。
尽管部分策略引发争议,但卡普托坚定地表示,总统米莱在竞选期间承诺的美元化计划仍将持续推进。”总统的目标——实现美元化——这个想法是有效的,他从竞选期间就带着这一承诺,”卡普托强调,为了恢复政府的公信力,必须实施零赤字政策,并公开驳斥了认为财政调整不应政治化的观点。
面对日益剧烈的经济形势,众议院议长马丁·梅内姆也采取行动,宣布了所谓的”电锯计划”,旨在削减议会开支,包括取消官方广告和议员的出国行程。他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我们应当响应行政部门,从即日起走上紧缩之路,停止一切广告计划。”这些改革措施得到了政府内部的高度赞同。
尽管政府努力实施经济改革策略,但米莱政府公布的货币贬值措施在国内造成了即时影响,物价短时间内大幅上涨,一些商品甚至涨幅高达100%。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目前阿根廷确实需要财政调整,但对采取何种措施存在争议。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警告说,当前经济路线可能会严重危害普通百姓的生活,并呼吁召开紧急会议以讨论应对方案。
在混乱的财政和经济形势中,卡普托还宣布了一项针对国家货币——比索的重要汇率调整措施,官方汇率被设定为1美元兑换800阿根廷比索,较之前的汇价贬值超过一半。此举旨在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竞争力,但同时也引发了对进一步通货膨胀的担忧。
在这一严峻的经济背景下,12月10日即位的新总统米莱及其组建的政府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应对危机,政府除上述措施外,还决定削减政府部委数量、压缩国务秘书处规模、取消某些补贴项目,并暂时提高某些关税。政府的举措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减轻普通民众的生活负担,仍需要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