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计划出售旗下精品万达广场夯实资金链条


经济观察网消息,万达集团在转让万达电影权益之后,又开始着手将多个位于一二线城市的标杆性万达广场资产对外出售,以期获得更多流动性资金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商业环境和自身财务需求。根据2023年12月7日的消息,万达集团旗下多达40-50个万达广场,尤其是那些位于黄金地段的核心资产,正被陆续放上交易市场。

市场大宗交易人士透露,这一出售行为并非临时决定,而是自年初以来万达一贯的策略。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和筛选后,仅有少数资产最终符合了潜在买家——主要是国内的大型保险资本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标准。知情人士表示,筛选过程中涉及到的是产权类型多样且分布广泛的万达广场,最后挑选剩下的是那些最具投资价值的资产。

万达集团内部人士称,这次资产出售是万达长期轻资产化战略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年底的资金需求。万达已经经营了近500家万达广场,2023年还新开了数十家。因此,出售部分广场资产,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

今年5月和10月,保险巨头大家保险已经通过间接方式,先后接管和收购了几家万达广场。而在万达电影方面,12月6日,万达电影宣布其实际控制人王健林打算转让公司控股股东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51%的股权给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儒意系将成为万达电影的第一大股东,其中上海儒意投资和上海儒意影视的实控人均为柯利明。

频繁的资产出售动作可能与万达此前与投资者签署的对赌协议有关。该协议要求珠海万达商管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上市,否则需偿还超过300亿元的股权回购款。尽管万达商管曾四度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但其有效期限即将在12月底到期。

从净利润和收入的增长来看,万达商管在2020年至2022年之间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公司管理的商业广场数量也已达到472家,其中的多数持有者为第三方。

万达集团从2017年起便开始了其所谓的轻资产化战略。这意味着万达不再投入资金持有万达广场物业,转而只做品牌输出,负责设计、建设、招商和运营,并按比例分享收益。2021年,万达商管强调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即不再发展重资产项目。这一转变反映在2022年新开业的55座万达广场中,其中约40家为轻资产项目。至于今年三季度,新开业的6座万达广场也都是轻资产项目。这一系列调整显示出万达正在加速调整其商业模式和资产结构,以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