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寒流的持续来袭,多地迎来了低温天气,冻伤的患者数量显著上升。其中,因户外工作、骑行电动车或儿童在外玩耍而导致的耳部冻伤尤为常见。面对此情况,医学专家强调,在严冬季节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在不幸发生冻伤后,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冻伤是指在低温环境中,身体局部组织受寒冷影响而造成的损害。特别是温度低、潮湿且风力大的条件下,身体受伤的风险更高。因此,寒冷天气中,公众要特别注意防护好耳朵、鼻子、手和脚等容易受冷的末梢部位,尽量缩短在低温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另外,运动后人体出汗,应立即更换湿透的衣物,以免湿冷加剧体表组织对寒冷的敏感度,导致冻伤。
专业人士指出,一种民间俗称的”土方法”——使用雪水搓洗冻伤的部位,实际上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它可能会加剧组织的损伤,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一旦感觉到部位受冻,第一要务是立即离开寒冷的环境,寻找温暖的地方。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的主任医师王成介绍了冻伤的正确处理方式。首先,初期感觉到冻伤时,急救关键在于使用约40至42摄氏度的温水快速复温。例如,手部一旦受冻,应立即将其浸泡在温水中约半小时,等到手部皮肤变红、柔软并且湿润后,即可结束复温。复温过程中,注意不要对受伤肢体施压,应尽量保持抬高状态,以帮助减轻水肿。如果在复温之后,患者仍然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肤色变为青紫等症状,那么应立刻寻求医疗帮助。
针对近期冻伤案例的增多,相关部门及医疗机构也加强了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醒民众在严冬季节多加注意保暖,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冻伤应急知识。同时,也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冻伤处理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在此类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有效地提供救治。
此外,公众需了解冻伤的预防措施,包括穿着适当的防寒服装,避免长时间在外作业或暴露于低温环境中,同时遵循正确的冻伤急救和治疗原则,以减少冻伤事件的发生。随着冬季的进入,提高防范意识和知识普及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