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暑期档就要这么结束了,没想到最惊喜的一部电影,现在才上映。
这部影片,也许难称得上是现象级爆款或者大银幕巨制,但它却是国产片中最稀缺的类型:在娱乐和热门话题之外,它勇敢地试图为观众的精神世界留下一片天空。
电影《刺猬》由知名导演顾长卫执导,葛优和王俊凯主演。在正式上映前,《刺猬》就赢得了“口碑收割机”的美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一票难求,开票首小时便跻身最受欢迎影片Top3。
《刺猬》究竟好不好看?可以肯定地说,好看。但如果要详细描述它的好看之处,一句话总结就是:它能够衔接到顾长卫《孔雀》《立春》的创作序列中。
这两部电影对中国文艺青年而言,堪称典藏之作。而《刺猬》则在此基础上,更“玄”更魔幻,充满象征性的摄影风格,云遮雾绕的故事背景,以及“发疯文学”的现实演绎。但不变的是,导演仍然聚焦于大时代背景下,在角落里不肯妥协的理想和勇气。
片名和海报预示了电影中的两只“刺猬”。葛优饰演的王战团,是沈阳的“海王”。他狂热于海洋,最爱读《海底两万里》,给孩子取名“王海洋”和“王海鸥”,甚至会脱离船员管束,冲上瞭望台对太平洋呐喊。
然而,王战团原本并非疯子。作为船员的他,曾因检举领导走私巧克力被关禁闭,在海上无缘见海浪,最终被扫地出门。他心向大海却得永生搁浅在陆地。
王俊凯饰演的周正是王战团的侄子,从小被同学嘲笑为“大磕巴”,遭遇校内霸凌和学习跟不上的困境,家庭也施以无休止的责骂。父母怀疑他中邪,尝试了喂中药、求神婆等一切方法,却无济于事。唯有姑父王战团坚定地告诉他:“你没病。”
在时代的追赶之下,他们显然是落伍者。但在王战团的陪伴和鼓励下,两只“刺猬”抱团穿越现实迷雾,走向了彼此的灵魂共鸣。
可以说,这个故事抽象而疯狂,但最能打动人心的,是葛优的演技。导演顾长卫赞誉葛优的演绎为教科书级,称其为葛优演艺生涯的另一座高峰。葛优的表演不仅外化了角色的情绪,更赋予角色丰富真实的细节。例如,在送女儿出嫁的戏码中,王战团爬上烟囱,恭敬地等待婚车路过,葛优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和自然流露的眼泪,将角色的复杂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影片还通过一些细节暗示了王战团过去的光荣身份,与他的现实落差形成强烈对比。一首《情诗》贯穿始终,讲述了追梦者被生活拦住去路的无奈与坚毅。
同时,电影大胆揭示了人在面对无常命运时的绝望和挣扎。王战团家中为了“驱邪”,信仰不断更迭,这种荒诞背后深藏着时代秩序和价值观崩溃的痛苦。电影中的大量倾斜画面仿佛在诉说,真正歪曲的或许是这个世界,而不是追梦者们。
周正被标签为“流氓”,与王战团一起成为被时代卡住的人。抓住梦想不被现实吞噬,这成了他们唯一的信仰,也使得王战团拯救了侄子,成为了他生活中唯一的光。
《刺猬》不仅延续了顾长卫《孔雀》《立春》的精神内核,更用电影语言告诉我们:在无常的世界,面对无限的大海,即便是小小的刺猬,也能用刺保护自己的柔软。
《刺猬》,是一部把生活写成诗的电影,也是寄给所有观众的一首情诗,唤起我们对梦想的追逐和坚持。无论如何,那汽笛已响起,前路纵有阻碍,也无法拦住我们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