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的考验:张颂文是演技退步还是走向更多元化?


近期,由于电视剧《狂飙》的爆火,演员张颂文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开始质疑他是否因为爆红而导致演技退步。近年来,张颂文陆续推出了多部作品,包括剧集《猎冰》、《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和真人秀《灿烂的花园》。这段时间里,他不仅面临着事业的高峰,同时也陷入了接剧眼光不佳、演技水平被质疑等争议的旋涡。

在《猎冰》中,张颂文饰演了一个被警方通缉的“绝命毒枭”,尽管剧集的豆瓣评分仅有4.3分,但观众对他在角色中的表现却高度认可。另一部剧《看不见影子的少年》虽然豆瓣评分高达7.1分,但观众对于张颂文的表演缺乏深度感到失望。两部剧集中表演评价的反差,归根结底在于剧集给演员提供的表演空间不同。《猎冰》拍摄时,张颂文尚处于饰演反派角色的“舒适区”,可以自由发挥,其表现受到好评。但《看不见影子的少年》中的角色变动较少,未能展示出人物的丰富性。

业内对演员与作品的关系有“人保戏”和“戏保人”两种说法。《猎冰》属于“人保戏”的典型案例,张颂文凭借个人表演撑起了整部剧。而《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则因剧本对角色的限制,使得人物弧光欠缺,未能让张颂文的表演大放异彩。

除了在剧集中展现的角色,张颂文的真实生活和言行也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在真人秀《灿烂的花园》中,张颂文的表现引发了两极化的反应。有人赞扬他与菜农互动亲和自然,有人则指责他在节目中表现得过于节俭和“好为人师”。这些质疑声反映了公众对名人生活的高标准要求,也揭示出艺人必须面对的一种两难困境:想要呈现真实自我,但却无法逃避来自外界的苛刻审视。

随着他人气的提升,张颂文也面临着更多来自演艺行业的困境。他亟需应对的是爆火之后积压的作品问题,以及频繁接洽的同质化角色。演员在不够红的时候,选择权相对较少,容易落入重复自身角色的陷阱。例如,《猎冰》里的黄宗伟和《狂飙》里的高启强角色重合度很高。然而,在《猎冰》拍摄时,张颂文对《狂飙》日后引发的热度也无从预知,剧集的整体质量并不由他决定。

张颂文凭借《狂飙》走红,接拍首部作品即是《看不见影子的少年》,试图跳出“反派专业户”的框架,选择了警察角色。然而,因《隐秘的角落》中饰演失孤父亲的经典形象已深植人心,再演父亲角色难以给观众新鲜感和惊喜。这一切都让张颂文陷入了被动局面。

面对这种全方位的舆论审视,张颂文仍需通过作品来证明自己。在未来的演艺道路上,他是否能继续稳步前行,还有待期待。

张颂文不只是“摇摇晃晃”走到今天的演员。他的专业能力得到大众认可,同时拥有高商业价值,这无疑证明了行业的内容质量在逐步提升,市场也在趋于成熟。我们有理由期待,张颂文在接下来的作品中,能展现出更多不同的角色魅力,继续成为观众喜爱的实力派演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