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在悬空庙边饮酒边赏菊,未曾料到竟成为三名刺客的目标。这三位刺客彼此并非同谋,各自怀揣不同的目的和动机。赏菊大会已举办多年,而没有意外发生的惯例在这一刻被打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次刺杀事件?实际上,这次刺杀的发生正是庆帝精心策划的一部分,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某种隐秘的政治目的。然而,庆帝千算万算也未料到,自己反而被陈萍萍利用和算计了,还因此暴露了自己的武功。
庆帝的阴谋可说是一场漏洞重重的“神仙局”,但其目的依然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庆帝一生共遭遇刺杀43次,但从未退让过,这次也不例外,且更是早有安排。悬空庙内布局复杂,但在庆帝的指挥下,一场小火迅速引燃了整个局势,引得范闲不得不上山。庆帝通过声东击西的手法,试图探测范闲的武功,却未预料到自己被三名刺客夹击的危险。
首先,应当指出悬空庙着火这件事就是庆帝安排。他借火势引得范闲上山,试探他的武功。虽然表面上悬空庙防卫严密,实则是一个看似牢不可破的“牢笼”,给了刺客们蠢蠢欲动的机会。庆帝只带了少数跟从,包括宫女、太监及四位皇子,并特意点名范闲前来赏花。事实上,庆帝的真实目的是通过这次刺杀事件来测试范闲的武力和忠诚。
其次,庆帝安排的刺客都是为了试探,在他一声令下,行动快速展开。一场混乱中,皇子们上演救驾,肩负不同角色的官员们乱成一团,唯有庆帝镇定自若。值得注意的是,悬空庙的位置高且风大,一场突发火势足以让这座庙毁于一旦。庆帝深知火势是自己安排的,这份底气也让他在刺杀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
然而,庆帝的这番安排也未完全如愿。真正的意外来自两名并不在他计划中的刺客:小太监与白衣刺客。小太监其实是十五年前“流血夜”幸存的王公后人,这次刺杀是为了报仇,而白衣刺客,则是陈萍萍安排的影子。他们的突然出现,使庆帝的局势陡变,更显出陈萍萍背后的深谋远虑。
其实,陈萍萍的计划早在安插影子之时就已开始。他不仅是为了测验庆帝的武功,也意图制造一次范闲为庆帝护驾的机会。陈萍萍通过这种方式让庆帝看清,范闲并无二心。事实上,范闲的深厚武功及忠诚,也是陈萍萍交心于他的主要理由。而影子的出现,就更显得是为了进一步撕开谜团,使得对庆帝的试探更加深入。
最后,陈萍萍这次行动可谓一箭多雕,不仅实现了对庆帝的试探,同时也让范闲随之陷入与命运角逐的情境之中。范闲身受重伤,真气爆裂、经脉全损,只能依靠同样真气之人来救治。这又是陈萍萍给庆帝的“最后一刺”,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范闲的不可替代性。
总的来说,这一场悬空庙内的三面刺杀,是庆帝与陈萍萍之间一场极为复杂而隐秘的权力角逐。两人各自心思缜密,布局深远。最终,刺杀事件究竟会如何影响南庆的未来,仍需拭目以待。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刺刺得不光是庆帝的肌体,更是整部棋局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