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心中的“圣殿”:《金的音像店》背后的心酸与狂欢


电影向来被誉为梦工厂,能否改变现实,一直是个令人揣摸的问题。谈及电影的社会价值,我们常常聚焦于其精神层面的作用。但近日曝光的一部纪录片《金的音像店》(Kim’s Video),却向我们揭示了电影在物理世界中的另一番影响力。这部纪录片在去年北影节横空出世,异常火爆,至今仍为豆瓣两万评分用户给出了高达8.6分的好评。

何谓《金的音像店》?它的故事线索揪心又曲折,讲述了一位狂热的电影爱好者为了拯救消失的电影,不惜开展一系列濒临法律边缘的“犯罪”活动。片中的导演,不仅将这一过程忠实记录,更是将其以纪录片的形式公然呈现于众人眼前,引来了无数影迷的共鸣和支持,其行动精神引人深思。

事情要从影片《金的音像店》提供的背景讲起。曾经纽约街头一家名为“金的音像店”的出租连锁店风靡一时,其拥足55000卷录像带,足迹遍布各大电影节。当然,也不乏乔纳斯·梅卡斯等名导对其青睐有加,哪怕是科恩兄弟亦因拖欠滞纳金而闻名。但在流媒体崛起之际,导演试图寻回这些禁锢于记忆中的电影,发现这家店以及其中的录像带杳无音讯。

纪录片的镜头带我们走进了意大利西西里的小镇萨莱米。原来,这些银幕记忆被寄存于此,以期修建一个对公众开放,免费分享的电影天堂。然而导演难辛找到的小镇却是另一番光景:尘封于仓库的录像带正遭受湿气与遗忘的威胁。于是,一计“盗窃”筹谋在他心中诞生——他招募了一批志同道合者(故事中以成龙、戈达尔、卓别林、希区柯克再现)实施他的计划。

究其原委,这些录像带的所有者金勇满,或许已无法对这些录像带施加实际的控制。而面对政客不愿放手的困境,导演决定走上不寻常之路。在一番动作下的试图盗回这些作品,其背后不仅是保护实体的电影媒介,更是对丧失电影记忆的尽力挽救。

不可忽视的是,《金的音像店》还探讨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保护盗版。金勇满甚至利用店内资源拷贝复制了诸多作品,这些包括戈达尔的《电影史》在内的影片,虽然构成了技术上的侵权,也让音像店的片库异常丰富。它们在存档中扮演了保存历史和文化的角色,为那些或将消失的独立电影赋予了新生。

《金的音像店》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拯救电影记忆的纪录片,它还唤起了我们关于电影本质的思考:电影在我们心中意味着什么?它是知识,是艺术,还是商品?其引发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著作权的正与邪,更深入地反思了我们如何看待电影、保存它们以及对待那些被遗忘的文化遗产的态度。在大数据和主流价值观主导的当下,这部纪录片无疑提供了一种反思的起点,让我们对电影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探讨。

相关新闻